冬季该如何防范心血管疾病?专家解读
冬季是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如何让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脏“安全过冬”,我们来听听专家怎么说。
专家提示,人体最适宜的环境温度是19-24摄氏度,过冷或者过热都会对心脑血管产生影响。冬季低温和寒冷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在短时间内急剧上升,心率加快,血压心率加快等症状,增加心脏的负担,引起心血管疾病。
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综合病区主任 吴小凡:气温下降它可以直接诱导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导致急性心梗的发生,所以在秋冬季节是比较容易心脑血管疾病的暴发。尤其是老年人和已经有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的这样一些患者,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
进入冬季,呼吸道疾病增多,流感、支原体病毒近期非常流行,虽然呼吸道感染炎症在呼吸道,但炎症同时是全身反应,同样影响心血管,心血管疾病患者一定要防范呼吸道炎症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综合病区主任 吴小凡:主要是几个方面,一个就是急性的心肌炎,主要是儿童和青少年,因为这个病毒它可以直接通过心肌的受体直接的损伤心肌细胞,造成心肌细胞的炎症反应,对于老年人来说,容易引起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包括心梗和心衰,虽然我们的炎症是在呼吸道,但是炎症是全身性的一个反应。
中老年人在冬季进行户外运动时,应避开血压高峰期,也就是早上6:00-10:00,心血管疾病患者一旦发生了呼吸道的感染,一定要及时就诊,及时阻断呼吸道感染的蔓延,保护心血管健康。
高血压患者谨防血压“大起大落”
随着天气的转凉,血压可能出现波动,高血压患者该如何在冬季控制好血压,避免“大起大落”?
专家提示,冬季天气寒冷,血管收缩血压较夏季会升高10-20毫米汞柱,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希望患者能将血压控制在140,90以内,如果合并有糖尿病、冠心病或既往有心血管疾病控制在130,80以内,更好保护心血管,减少患病风险。已经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建议坚持用药,切勿因为血压控制良好而随意停药。
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胡荣:用药物能够把血压控制在一个理想的范围,减少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肾的损害,吃降压药物还是大家要把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每天按时吃,保证你的血压控制至少是在140,90以内。
很多冬泳爱好者在这个时候已经开始跃跃欲试,开始进行冬泳这项运动,专家表示,在原有三高和心血管功能良好的基础上,可以循序渐进的开展冬泳活动,高龄,且有心血管疾病史的患者不建议进行冬泳。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