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在皮肤,须刮痧!寒在肌肉,须艾灸!寒在五脏,须....

2024-01-09
作者: 人民健康论坛 来源: 人民健康论坛

  这几天我一直叮嘱大家:三伏将至,一定要防寒!防寒要甚于防暑!

  这不这几天来灸馆调理的一批人,好多都是来调寒病的,要么是感冒了,要么是拉肚子。一看就是空调吹多了,冰镇东西吃多了。

  可是能戒掉这些吗?难,真的挺难的。

  那么,今天我就教教大家怎么排寒气吧,把这个夏天你吸进来的寒气全部排出去!

  三伏天排寒气,事半功倍!为什么?一年里最炎热的日子,此时天地间的阳气最充足,人体的阳气也达到高峰,体表毛孔大开,很多在里的寒、湿、痰饮被排出的机会就比平时更大一些。就像晾衣服,大太阳底下暴晒几个小时就干透了。对于虚寒的、阳虚的、体内寒湿重的人,三伏天是个黄金调理期。

  一、寒分三层,你在哪一层?

  夏天看似炎热,但寒凉无处不在,冰箱、空调、风扇这些救命神器,给你带来清凉的同时,也把寒气送入你身体,加上人的阳气外浮,这些寒冷之气如入无人之境般,侵入你的皮肤,渗透你的肌肉,甚至侵入你的关节、骨骼、脏腑……

  于是乎,你感冒了,关节冷痛了,动不动腹泻了……

  停留在皮肤、肌肉的寒气,古人称之为“表证”,意思是体表的身体不适。它有两个特点:

  一是主要表现出怕冷,这种冷,不管怎么烤火或者加衣物都不能缓解。

  二是身体的症状表现,与五脏六腑的寒气,比如痛经、拉肚子、肺寒咳嗽等相比,不易被察觉。

  在《伤寒论》看来,身体会表现出怕冷的情况,主要是卫气被束缚住了。

  卫气是阳气的一部分,它有温煦体表、抵御外邪入侵的作用。一旦身体受寒的程度超过了卫气的能力范围,卫气会被寒邪凝滞,不能继续发挥抵御外邪的作用。

  接着,寒邪就会伤害我们的皮肤,如果还没有及时察觉做处理,它会侵入的更深一点,到达肌肉的位置。

  大家可以自测一下自己属于哪种情况:

  第一阶段:寒在皮肤!

  寒气入侵到皮肤

  1.头痛,或者头晕——寒气最先侵袭的位置

  2.怕冷,心底憋着一口热气,出汗不畅——寒气导致毛孔闭塞

  3.打喷嚏,流鼻涕——身体抵御外寒的反应

  4.手脚冰凉,夏天好点,冬天很厉害——寒气影响身体气血运行

  第二阶段:寒在肌肉!

  寒气入侵到肌肉

  1.肌肉僵直,如抽筋——寒气导致气机收敛

  2.赘肉多,尤其是后背、大腿——寒气使气血变成废液

  3.总觉得背后怕冷,腰酸背痛——寒气与湿气纠缠在一起的表现

  4.关节痛,遇寒加剧——寒气导致气血运行受阻

  第三阶段:寒在五脏六腑!

  寒气入侵到脏腑

  1.痛经——“寒凝血滞”,寒气阻碍气血运行。

  2.长期性的胃痛、拉肚子,小肚子也是凉凉的——脾胃处堆积寒气

  3.过敏,以及各种皮肤病——寒易伤阳,导致免疫力不足

  4.一喝水就想上厕所,而且小便呈现清澈无味——寒气转移到肺脏,身体处理水分的功能下降

  如果你有上面一到两种情况,就说明体内的寒气已经堆积很深了,需要及时处理。

  二、寒在皮肤要刮痧,寒在肌肉要艾灸

  寒在体表,刮痧可以充当第一重保护伞!

图片

  1、寒在皮肤:须刮痧解寒!

  寒气停留在皮肤时,我比较推荐刮痧以及搓揉大椎穴,这两种方法直接接触肌肤,作用范围浅,更擅长于调理皮肤上的寒气。

  刮痧,解体表寒气

  古人称刮痧为“砭法”,是中医六大技法的第一法,能够疏通体表经络,使毛孔张开,让寒邪排出体外。

  关于刮痧的位置,明代医家张凤逵的《伤暑全书》讲的很清楚,“病在络者表也,先宜在病者背心轻轻向下刮之”,意思是说,邪气在入侵体表时,主要是沿着脊柱,从大椎开始,一直刮到命门的位置。

图片

  这条路线是由背部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背俞穴组成。之所以反复强调这条路线,是因为它不止是总管一身阳气、能够疏通全身阳气的地方,还是寒气最容易入侵的位置。

  搓揉大椎穴,提振阳气,排表寒

  如果你没有时间刮痧,那么日常中可以搓揉大椎穴。

  怎么搓揉?

  用中指按住大椎穴,不断的旋转按揉,或者可以用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对称揉捏。

  一直要揉到大椎穴微微发热为止,我一般是5分钟左右发热,感受到热度之后就会停下,稍微休息一会,再连续按两次。

  2、寒在肌肉,须艾灸扶阳!

  寒气走到肌肉时,我们选用的方法可以再深入一些,主要是借助药材的药力,慢慢的温暖经络,排出肌肉内的寒气。

  艾灸,借艾的力量温通经络

  《内经》中讲“寒热虚实,火自当之。”寒性体质,或者是要治疗因为受到湿寒或寒邪而导致的病痛,很适合艾灸。

  艾灸,借助三伏天地间旺盛的阳气,效果是加倍的。

  以寒湿为主的体质,大都适合灸一灸。灸对了可能会出现一些排寒反应,比如,开始咳痰、痰多、痰白;大便变稀、或者拉稀;感觉身体某个部位冒凉气;艾灸的部位出水等等。

  艾灸穴位,推荐中脘、肚脐和关元,也可以在医生建议下取穴。如果是给孩子艾灸建议每个穴位5~10分钟,总时长不要超过30分钟。

  如果有舌质红、舌苔黄、爱出汗、怕热、爱喝凉水、手心烫、大便很臭、干结等的热证,就不建议自己艾灸,而是应该在中医的指导下操作。如果艾灸后出现了上火、津液不足的迹象,也要暂停,比如口干、咽干、咽痛;更愿意喝水、更容易出汗;声音变哑、容易发脾气、容易尖叫;大便变干;嘴唇红、眼屎多、眼睛红等等。

  艾灸的过程中要尽量专注、静心。仔细去体会身体细微的感受,身心一处,效果才会好。给孩子艾灸时,要关注他身体的反馈,如果他不愿意,就别强求。

  3、寒在脏腑,要三管齐下!

  寒气侵入脏腑日久,单纯的用一种方法往往很难彻底根除了,这时候,我们要多种方法齐上阵,才有可能把这些反客为主的寒凉邪气驱逐出我们的身体!

  推荐三方组合法!所谓“三方组合法”,即艾灸+热敷+泡脚!

  方1:艾灸。三伏马上到来,大家可以选择一天中的上午时分进行艾灸。取穴:大椎、心俞、肝俞、脾俞、肺俞、肾俞、神阙、关元、足三里、三阴交、涌泉诸穴。

  方2:热敷,借药物的力量,给身体散寒。

  除了艾灸之外,还可以为自己准备一个热敷包,把药材炒热后装进布袋里,身体有哪里不舒服,就敷在上面。

图片

  关于热敷,《黄帝内经》早就有记载:“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只要是涉及到经络、肌肉的不适,就可以用热敷的方式,借助热力以及药性,把藏在肌肉里的寒邪散走。

  用什么药材敷?

  我比较推荐大家用盐以及艾草。

  盐入肾经,不仅可以疏通经络,还能够补肾阳,充盈一身阳气。而艾草本就是纯阳之物,两者结合在一起,药性通过热力,可以渗透进我们的经络,让全身都变得很舒坦。

  一般来说,盐主要是用粗盐或者海盐,它们是天然盐,颗粒要稍大一些,在炒制的过程中不容易融化。而艾草,主要是挑选陈艾,它比较柔和,性味也更稳定。

  怎么做热敷包?

图片

  将艾草和盐一起放入锅中炒热后倒入布袋中。也可以不炒,直接把艾草和盐混合放入布袋,放进微波炉里加热15~30秒左右。

  热敷的时间

  药包的温度要高于皮肤的温度才有效果,如果冷了就要停下来,继续加热。建议反复热敷2~3次,不宜太多,以免刺激身体。

  方3:泡脚。

  另外,三伏天也可以泡脚,会让气血流动更通畅,对药物的吸收率更高。

  泡脚时的药材,如果寒比较重的,可以选择艾叶、生姜、葱白。如果寒湿比较重的,也可以把藿香正气水直接滴在泡脚水里。某些痛经的女性,腰腿酸痛,血液循环不畅的,可以选择艾叶+红花+当归+白芍。某些有风寒湿痹痛的,比如天气一变就关节痛,就可以选择艾叶+桑枝+干姜。

  如果正好在服用汤药期间,用熬药剩下的药渣泡脚,还能促进药物成分的再吸收。

  实在分不清楚自己应该用什么药物,又很想调理的,那可以先去找医生把脉辨证后开个方子。

  泡脚要注意:

  水温适宜,一般39~42度比较合适,以身体觉得微烫且舒服为准,别烫伤了。泡脚时间不用很长,到微微出汗即可,切忌大汗淋漓。平时很不容易出汗的人,泡到身体有热的感觉就停止。

  上面说到的几种保养法,选择一种最适合自己的,坚持到这个三伏天过去,身体会有改善。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