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治不了的腹腔癌针灸治好了,他们却说针灸治好不是癌?
在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上轻视、歧视和排斥中医药的现象有所抬头,毛主席对此作了全面纠正,提出并指导进行了一系列促进中西医团结及合作的工作。
在50-70年代,中西医结合也做出了不少的成绩,比如攻克癌症。这一点在70年代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癌症是可以征服的》这本书中有很多体现。有的是在医学实践中主动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并卓有成效;有的是当时的现代医学治癌三大宝:手术放疗化疗无效后,转而寻求中草药以及针灸进行治疗,却治愈了;还有的是被西医判定无法治疗时日无多,却获知中医针灸中药可以治疗而试一试,最终打破了西医的结论重获健康的。
总之,从这些医务工作者或患者所述真实的研究或是病例中,我们能看到当时中西医结合的一些良好成果。但是,也有一些事例反映出,中医工作者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较之西医工作者要简陋得多,此外,对于针灸可以治癌,一些西医工作者也一直是持有怀疑态度的。
但是,诚如一直致力于针灸攻癌的俞云教授所说:针灸能否治癌,不是依靠主观想象,而要依靠实践的检验。并且,对于患者来说,疗效才是硬道理,尽管这个过程中会有疑惑,但是医理上以及现象上都能解释通。
在《癌症是可以征服的》这本书中,记录了不少针灸治疗癌症的真实病例,其中有一例就真实地反应了这个现象。
一位上海织袜一厂的工人在1970年患了腹腔癌,去几家大医院检查时,医生判断:这种癌开刀、照射、化疗都不行,当时没有别的办法治,顶多能维持三到六个月。患者当时想的是,自己正是为社会主义出力的时候,却得了这种无法治的病,心里很不是滋味。同志们更为他着急,千方百计想办法。后来医务室的同志拿着一张报纸激动地去找他,报纸上面报道了某医院用中医方法治好了一个病情和他差不多的癌症病人。他赶紧去了那家医院挂了中医门诊,那时腹部已经有6个肿块了。
当时那个中医门诊只有一个年轻的医生和两三个护士,设备也很差,所有病人全靠扎针。这位患者从内心对比了看过的“大刀阔斧”的西医和这里看到的中医,产生了很大的顾虑。好在,那位医生非常认真专业地给他讲了针灸治癌的道理,说服了他针灸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遇到了好些看似治疗跟不上病情发展的矛盾现象,但是在医生的分析下,又稳定了情绪,解决了疑惑。比如,治疗一个月后,肿块从6个增加到8个,他就又紧张了,觉得针灸是慢法,赶不上病情发展的速度。但医生分析,认为肿块虽然仍在增加,但速度比治疗前大为减慢,这说明针灸发挥了作用。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