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忆贫寒童年:父亲月工资37元 曾卖掉手表给我治病
《温家宝谈教育》由人民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10月联合出版。
“父母和我们三兄妹一直租住在一间不到9平方米的小屋子里,每月的房租相当于一袋面粉钱,那时父亲月工资最低时只有37元。我患过一次白喉,父亲把仅有的一块手表卖掉,买药给我打针。”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卸任后的首部著作《温家宝谈教育》今天正式在京首发,其中2011年10月25日温家宝同志在天津市南开中学看望师生时的讲话全文首次公开。讲话中温家宝回忆了童年贫寒的家境,因为经常目睹普通百姓生活的艰辛,从小就富有同情心……
《温家宝谈教育》由人民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本书内容涵盖了温家宝同志自1995年9月至2013年3月的代表性教育论述,涉及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教师教育、职业教育等各个方面,包括讲话、报告、信函、谈话等66篇,收录新闻媒体报道文章17组、教育活动图片50余幅。
本文选摘自:2011年10月25日温家宝同志在天津市南开中学看望师生时的讲话全文《努力成为一个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
在我上小学、中学期间,家境十分贫寒。父母和我们三兄妹一直租住在一间不到9平方米的小屋子里,每月的房租相当于一袋面粉钱,那时父亲月工资最低时只有37元。我患过一次白喉〔6〕,父亲把仅有的一块手表卖掉,买药给我打针。此后,他多年没有戴过手表。
因为经常目睹普通百姓生活的艰辛,我从小就富有同情心,这尤其表现为对普通百姓特别是穷人的同情,对不公道事情的憎恶。一种朴素的平等观念在我的心中萌生:人人生而平等,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应平等相处。
我的中学是在南开上的。从12岁到18岁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因此,南开六年的学习生活,对我人生观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也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
南开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她的建立、成长和发展始终同国家的兴衰和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建设时期,她都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人才,这就是南开的道路。南开中学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在我戴红领巾的时候,我就从校长、老师那里了解到敬爱的周总理早年在南开的革命活动和学习生活,知道马骏〔7〕等许多革命先烈的事迹,为母校曾经培育这么多的革命家和各类杰出人才而感到自豪。
我在这所学校里学习,首先懂得的就是一个人必须有远大的理想,有崇高的志向,从小就应该立志把自己的一生献给祖国和人民。我努力学习知识,坚持锻炼身体,刻苦自励,从学习和生活的点点滴滴入手,努力把自己造就成为一个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南开的校训是“允公允能,日新月异”〔8〕。这八个字就是南开的灵魂,它提倡的是为公、进步、创新和改革。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