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局官员释疑网民拖平均工资后腿感慨:少数人工资较高

2015-06-09
作者: 记者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原标题:统计局官员释疑网民拖平均工资后腿感慨:少数人工资较高

  

p50

 

  【宏观·政策】为何网民认为自己拖了“全国平均工资”的后腿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冯乃林详解2014年平均工资统计方法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王红茹 | 北京报道

 

  将私营单位包括进来扩大了工资统计的覆盖范围

 

  《中国经济周刊》:私营单位平均工资为什么在2008年之前没有进行统计?

 

  冯乃林:我国对企业的劳动工资统计从上世纪50年代就已经开始。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间里,我国的私营企业数量并不太多,之后私营企业的数量开始增多,但是企业的规模都很小。规模小、数量大,统计基础不健全,所以在2008年之前一直没有进行统计。2000年以后,私营企业发展越来越快,也越来越重要,我们就考虑将私营企业纳入统计范围。实际上在2008年以前我们已经先对私营企业统计做了一些试点,试点成熟后,在2008年正式纳入了统计范畴。

 

  工资水平及增长速度因行业、地区及个人所在岗位不同而感受不同

 

  《中国经济周刊》:当2014年全部联网直报调查企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49969元一经公布,很多人感慨说自己拖了后腿。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异感?

 

  冯乃林:平均工资统计数据与个体感受差异大,是每年数据发布后常有的反应。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各类平均工资数据反映的是全国或某一类单位、某个行业的平均水平。由于工资分布是典型的偏态分布,即少数人工资水平较高,多数人工资水平较低,所以多数人的工资水平会低于平均工资。

 

  目前开展的岗位工资统计只调查联网直报的规模以上企业,2014年涉及16个行业门类的91万多家单位,没有包括这些行业的规模以下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也没有包括农、林、牧、渔业,金融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这几个行业的单位。具体到某一个单位,不同岗位间的工资差距很可能会更大。即使是相同岗位,其平均工资在不同地区、不同登记注册类型和不同行业间也存在一定差距。因此,从每个人的角度看,工资水平及增长速度均会因所属单位的行业、地区及个人所在岗位的不同而感受不同。

 

  《中国经济周刊》:分区域看,2014年东部地区岗位间平均工资差距最大,岗位平均工资最高与最低之比为2.83;中部地区岗位工资差距最小,最高与最低之比为2.37。该怎么理解东、中部岗位工资间的不同差距?

 

  冯乃林:我们在进行岗位工资统计时,将岗位大致分成五类,即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商业和服务人员,以及生产设备操作人员。东部地区岗位工资差距较大,主要因为东部地区市场经济相对发达,这一地区企业中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工资水平一般也高于中部地区的同类人员;但是商业服务人员和设备操作人员的工资差异在东部与中部地区之间没有那么大,这样就造成了不同岗位之间东部地区差异更大一些。

 

  《中国经济周刊》:分行业门类看,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岗位工资差距最大,岗位平均工资最高与最低之比为5.04;建筑业岗位工资差距最小,最高与最低之比为2.22。这说明了什么?

 

  冯乃林: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包括了像大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投资与资产管理机构等,这些单位对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比较高,相应的工资收入也高,而在这些单位中工作的一般办事人员、服务人员则与其他单位同类人员工资没有太大的差别,导致不同岗位人员之间收入差异也相对比较大。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我来首评..)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