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委披露22名落马官员忏悔录 3种贪腐心态最常见

2017-04-08 3524 0
作者: 陈磊 来源: 法制日报

  制图/李晓军

  原编者按

  截至今年3月,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专题栏目《忏悔与剖析》已经推出3年。3年间,该栏目不定期晒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典型违纪违法案件,通过剖析案情及违纪违法者的心灵忏悔,给党员干部以深刻警醒。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些贪腐官员忏悔,可以寻找出贪腐犯罪的种种原因,可以更加有的放矢地惩治犯罪。从今天起,《法制日报》视点版推出“聚焦忏悔录中的廉政风险点”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我粗浅地认为,收受红包礼金行为比较隐蔽,你知我知,成本低、风险小,一般会抱以侥幸心理。”

  说这番话的,是四川省农业厅原巡视员胡相全。近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专题栏目《忏悔与剖析》公布了胡向全的悔过书。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自2015年2月底推出该栏目至今,已经披露了22名违纪违法者的悔过书。《法制日报》记者梳理发现,其中有19人在悔过书中反思自己的腐败原因时,提及了或是侥幸、或是贪欲、或是不平衡的心态。

  腐败犯罪普遍存在侥幸心理

  胡相全是最新一名被该栏目公布悔过书的腐败官员。

  1953年出生的胡相全,2013年12月落马时已年届花甲,“曾经的邮递员一路成长为正厅级干部,又何以倒在了退休前夕”?

  1996年至2013年,胡相全在担任四川省简阳市委副书记、书记,资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四川省农业厅副厅长、巡视员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多次收受下属单位和个人、企业负责人等所送礼金,涉案总金额折合人民币1067万元。

  “在胡相全的自我反省与检查材料中,其曾提到自己在与下级干部交往过程中,大肆收受红包礼金,金额从几千元到几万元甚至十余万元不等,涉及人数众多,收受金额之大,连他自己本人事后都不敢相信。”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披露称。

  而胡相全在悔过书中反思说:“对收受红包礼金问题,最初阶段,我是不情愿也是反对的,当面拒绝、退还过,甚至还给予批评。”

  “到后来,随着岗位权力、影响力不断扩大,奉承话、恭维话听多了,就飘飘然了,对接收红包礼金的行为慢慢放松警惕,总觉得红包是人家主动送来的,收下好像也没亏欠别人,久而久之,送礼的人多,收的钱也越多。”胡相全说。

  “收受红包礼金行为比较隐蔽,你知我知,成本低、风险小,一般会抱以侥幸心理,如东窗事发怪运气不好,如幸运过关,则名利双收。”胡相全这样总结自己的心态。

  2016年4月,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判处胡相全有期徒刑10年。

查看余下7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