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中国制造 创新行走世界——中国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观察
今年以来,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不断加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有增无减,全球贸易持续承压。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中国继续保持外贸竞争力。
“要加快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巩固外贸传统优势,培育竞争新优势,拓展外贸发展空间,积极扩大进口。”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产品创新渠道创新,开拓多元国际市场,贸易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记者调研发现,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有序推进,助力中国制造“擦亮”品牌,创新行走世界。
创新产品敲开新市场 外贸拓展新空间
冬寒袭人,浙江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海内外客商人头攒动。
在旭春灯笼坊,传统红灯笼、花灯、高端仿古灯……各式展品琳琅满目。随着圣诞、元旦临近,小商品城格外热闹。
“这款莲花造型落地摆灯最受欢迎,客户一下单都是数十万元。”店主俞晓倩介绍,灯笼是中国传统出口产品,如今从工艺到设计都进行了创新,仅面料就有绸布、缎布植绒和仿羊皮等多个种类,更开发了吊灯、壁挂、桌面摆件和落地灯等多个品种,已经从传统的年节市场拓展到装饰领域。
创新创意产品敲开新市场的大门,传统农业向现代食品工业转变中诞生的新兴绿色产业同样市场广阔。
吉林省农嫂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动作娴熟地挑选、切块、消毒、封袋。今年52岁的“东北农嫂”隋书侠8年前引进鲜食玉米种植加工。如今她创立的“东北农嫂”鲜食玉米品牌已出口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吉林省位于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但原来多加工成玉米淀粉,附加值较低。“鲜食玉米价格高,国际市场空间大,以此为突破口,可以带动种植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 隋书侠介绍,目前公司拥有北至牡丹江、南到大连,总面积约2万亩的16个种植基地,年产量达2.5万吨,带动1000余人就业。
海关总署8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8.5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从国际比较看,根据WTO最新数据,我国进出口增速高于全球主要经济体平均增速。
除了外贸增势向好,贸易结构持续优化,高新产品、自主品牌、服务贸易等短板正在变“长”;民营企业出口占比达到51.4%,成为我国出口的第一主体。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表示,分析外贸数据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外贸规模稳、质量优、活力足,内生动力更加强劲。
“西方不亮东方亮” 多元化市场取得新进展
寒冬时节,东北大地滴水成冰。60多名来自尼日利亚的工程师却常常在辽宁华冶集团厂房内忙到深夜。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