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医疗机构名称禁止“傍名牌”
冒牌“协和”“天坛”医院影响恶劣 市场监管总局开展清理整治
规范医疗机构名称禁止“傍名牌”
● 北京协和医院被“傍名牌”并非孤例,“同济”“华山”等知名医院同样长期遭遇“傍名牌”困扰,而“同名不同院”容易给不知情的患者带来误解
● 一些民营医院使用老字号医院的名称、字号,使消费者误以为他们之间有业务关系,是一种不正当的竞争行为。被冒牌的知名医院对于维权往往有心无力
● 要想规范医疗机构名称使用,需要很多机构配合,从立法、司法、行政执法角度进行多部门合作
你以为“协和医院”指的就是北京协和医院吗?现实情况是,北京协和医院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定的全国疑难重症诊治指导中心,拥有近百年历史,如今却有一堆不认识的“亲戚”。
近年来,以“协和”二字冠名的医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许多地方,有的自称“协和医院某某分院”,有的自称属于“协和医疗集团”或“北京协和医院的连锁医院”……北京协和医院被“傍名牌”并非孤例,“同济”“华山”等知名医院同样长期遭遇“傍名牌”困扰。
5月30日,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对知名医院等机构被冒牌问题开展清理整治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以“协和”“华山”“湘雅”“华西”“齐鲁”“同济”“天坛”等知名医院被冒牌问题为重点,对相关问题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清理整治,切实规范市场主体经营行为。《通知》要求,含有“协和”等知名医院名称相关字词的企业名称,无授权的一律不得登记;已经登记注册的,如无投资关系或相关授权,须立刻“改名”。
知名医院遍地开花 实则同名却不同院
近日,《法制日报》记者通过天眼查搜索“协和医院”发现,相关“协和”医院机构达2080家,但真正的协和医院在全国仅3家。其中,部分“协和医院”注册资金甚至不到10万元。据业内人士介绍,这笔费用甚至无法购买一些专业仪器。
同时,《法制日报》记者在某搜索引擎中以“协和医院”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根据大数据智能推荐,排在医院挂号问诊链接第一位的不是正牌的北京协和医院,而是民营医疗机构——重庆协和医院。《法制日报》记者通过官方网站在线咨询了解到,该医院明确表示与北京协和医院无任何关系。
除了北京协和医院以外,其他知名医疗机构也面临“傍名牌”问题。据媒体报道,仅有4个分院的华山医院,在全国注册的医疗机构有1120家;仅有两个分院的同济医院,在全国也多达1115家。
知名医院被“傍名牌”,吃亏的往往是公众。“同名不同院”,给不知情的患者带来了误解与困扰。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