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世界屋脊的屋脊"! 西藏阿里告别"电网孤岛"

2020-12-05 840 0
作者: 张京品 王炳坤 格桑朗杰 刘羊旸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2月4日电 题:点亮“世界屋脊的屋脊”——写在西藏阿里告别“电网孤岛”之际

  新华社记者张京品、王炳坤、格桑朗杰、刘羊旸

  新时代的雪域高原,一直在创造奇迹。

  随着电力工人合上电气设备的开关,跨越上千公里的电流,经线路最后一个220千伏巴尔变电站的调配,源源不断输入到阿里城区,这个西藏最偏远地方长期缺电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12月4日,西藏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正式投运,西藏也由此迎来了主电网覆盖全区7地市、74县(区)的统一电网标志时刻。

12月4日在拉萨拍摄的西藏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投运大会西藏会场。新华社记者 张汝锋 摄

  消息传来,退休在家的彭措老人泪水涟涟,激动不已。

  在阿里工作40多年,彭措一直为这里的缺电少电奔走。如今,大电网的到来,解决了当地群众长期盼望的大事。彭措说,这片神奇的土地必将洗去暗淡,绽放出耀眼光芒!

12月4日拍摄的西藏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投运大会霍尔220千伏变电站分会场。新华社记者 詹彦 摄

  电!电!电!

  退休前,彭措担任阿里地区行署专员。从2013年起,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他,连续在全国两会上提出建议,呼吁解决阿里地区的电力瓶颈。

  “阿里山高路远,是‘世界屋脊的屋脊’,干部群众在这么艰苦的地方戍边生活,要有基本的电力供应保障。”彭措说。

  阿里联网投运前夕,记者从拉萨出发,驱车1500公里采访沿途县乡,方才读懂彭措心中曾经的“痛”。

  进入冬季,藏西高原天寒地冻。记者天黑来到日喀则市萨嘎县,正值全县停电,投宿的酒店虽有柴油发电机,但由于发电负荷太小,带不动电暖器,记者只好盖上三层棉被御寒。

  酒店经理达娃普迟说,全县就靠两个小型水电站供电,冬天水流减小,县城隔三差五就会停电。“为了能够正常经营,我们烧柴油发电,一天下来的油费就在1200元左右,比正常电费贵了3倍以上。”

  用电难、用电贵、用电不稳定,一直困扰着藏西经济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

  坐拥冈仁波齐和玛旁雍错等旅游资源的普兰县巴嘎乡,因长期缺电制约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巴嘎乡党委书记王俊华介绍,由于电力供应不足,辖区仅在每晚8点至12点集中供电。“前年一位游客在入住酒店洗澡时突然断电,引发了矛盾纠纷。”

西藏阿里地区噶尔县狮泉河镇全景(12月2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詹彦 摄

  平均海拔4500米,最低气温零下40摄氏度,有“天边秘境”美誉的阿里地区,高寒缺氧,气候严酷。用上充足、稳定的电,过上小康生活,是阿里几代干部和10多万群众的心愿,也是党中央的牵挂。

查看余下7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