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将启 在历史交汇期感知中国四大信号
(两会前瞻) 在历史交汇期感知中国四大信号
中新社北京2月22日电 题:在历史交汇期感知中国四大信号
中新社记者 王恩博
2022年全国两会将启。
从中共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今年是中共二十大召开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后,人们对中国如何继往开来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充满期待。在此关键时点举行的全国两会,料围绕中国新阶段发展方向与路径,释放多重信号。
信号一:应对挑战稳中求进
2021年中国经济总量和人均GDP水平实现新突破,主要预期目标全面实现。面对更趋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如何处理好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关乎经济增长“后劲”,也影响着外界对中国发展前景的信心。
资料图:江苏徐州一家制造企业内的生产景象。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由于基数效应减弱等原因,2022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各省份普遍下调了GDP增速预期目标。但“低调”背后并不缺乏“雄心”。从积极培育消费新增长点,到挖掘数字经济等新动能,各地正千方百计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总基调贯穿其中。
市场普遍预计,今年中国全年发展目标将更体现务实与科学,全国两会上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组合可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指出,近期官方已连续推出降准、降息等扩张性政策,这表明中国主要宏观政策调控空间没有任何问题,而且正在发力。
信号二:推进改革迎难而上
经济下行压力越大,越要向改革要动力。疫情等不确定性并没有拖慢中国的改革步伐。
眼下的中国,围绕碳达峰碳中和展开的一系列改革被视作“重头戏”,也是“硬骨头”。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表示,实现碳中和目标涉及的领域极广、影响面极深。从制度层面看,涉及国家层面治理变革;从政策层面看,需要围绕碳中和设计财税体系、投融资体系等。
资料图:水上生态环保公路成为三峡库区一张亮丽的旅游名片。 李明 摄
改革须防急于求成。明确了“碳冲锋”“运动式减碳”搞不得,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丢不得,中国在坚定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同时,要更好把握时度效。在此情况下,如何更稳妥地以“双碳”引领发展方式系统性变革,让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有机融合,将成为代表委员建言献策的重大议题。
信号三:扩大开放步履不停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这一点已得到世界认可。2021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首破万亿元人民币,引资规模再创历史新高,是国际投资者“用脚投票”的鲜明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