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付知杰严重违纪违法案看司法执行领域的去腐生肌

2022-04-06 967 0
作者: 方弈霏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

  从四川省资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原局长付知杰严重违纪违法案看——

  司法执行领域的去腐生肌

  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执行工作是保障司法判决生效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对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司法执行领域存在哪些腐败风险点?案件查办中如何依规依纪依法用好审查调查措施?如何净化修复司法执行领域政治生态?四川省资阳市纪检监察机关结合查处的资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原局长付知杰受贿案,紧盯司法执行领域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清查司法执行领域腐败问题,推进系统整改,通过以案促改完善规章制度,规范执行行为,推动司法执行领域政治生态不断修复。

  1 案件执行环节是腐败“重灾区”

  党的十九大以来,资阳市法院系统工作人员因违纪违法受到党纪政务处分的有35人,其中移送司法机关6人。梳理相关案例可以发现,案件执行环节是腐败“重灾区”。

  近年来,全国法院系统大力整治执行领域顽瘴痼疾,群众深恶痛绝的判决生效后“拖而不执”现象大为改观。但不可忽视的是,司法执行领域的腐败也在潜滋暗长。

  ——进度快与慢:执行时间的弹性中产生寻租空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规定》明确,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执结。有特殊情况须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报请本院院长或副院长批准。在案件执行过程中,法官在案件执行快慢上有较大自主权,时间跨度上的弹性空间也为别有用心的法官搞权力寻租创造了条件,有的法官因人情、金钱等原因,私下会见案件关系人,接受请托,导致“执行不廉”问题频发。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有关规定,非因正常办案需要、非正常时间地点会见案件关系人和非因履行职责过问案件情况的要及时报备。然而,本案中,付知杰多次违反规定,私下单独会见有关执行案件的当事人、涉执信访当事人等,提供相关信息,利用其作为执行法官的自主权帮助当事人达到加快执行目的,并收受大额贿赂。如不法商人张某某为了加快办理虚假诉讼执行案,多次请托付知杰,后付知杰积极协调,推动该重大执行案件在2个月内全部执行到位,事后收受张某某巨额感谢费。而对于一些未“打招呼”的案件,则存在“超期通知被执行人谈话,了解被执行人基本情况和财产情况”“未及时对被执行人限制高消费”等“消极执行”行为,影响案件执行进度。

  ——顺序先与后:与不法风险代理律师结成利益链,对有利可图的案件优先执行

查看余下8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