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首次专项行动,能否缓解“入学焦虑”

2024-04-19 561 0
作者: 记者 来源: 法治周末报

  舆论层面,给孩子“减负”的呼声很高,可现实中,校内知识难度是下降了,可一些重要考试的难度又摆在那儿,家长们必须得花钱送孩子去校外学。于是,“鸡娃”的天花板越来越高,孩子们越来越“卷”

  文 |《法治周末》记者 高原

  责任编辑 | 戴蕾蕾

  4月11日,教育部发布通知,将开展2024年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坚决整治“暗箱操作”“掐尖招生”等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教育部首次以专项行动的方式对义务教育招生作出工作部署,该行动将重点治理七类长期隐蔽存在的违规操作,包括学校的划片招生范围是否科学合理,是否收取或变相收取与入学挂钩,关联的“捐资助学款”“共建费”等,中小学是否设立或变相设立重点班、快慢班,以此名义“掐尖招生”等。

  “卷入圈子”

  《法治周末》记者了解到,目前很多城市“掐尖招生”等招生乱象依然存在,不过是从“线上”转战“线下”。

  以北京为例,有媒体报道了北京海淀小升初的新情势:不变的目标是为了让孩子进入“海淀六小强”(人大附中、清华附中、北大附中、一零一中学、首师大附中与十一学校);变的是这几年各类遴选项目与指标水涨船高。

  以英文为例,几年前PET(剑桥通用英语第二级)证书还是小升初简历的标配,这两年考FCE(剑桥通用英语第三级)、CAE(剑桥通用英语第四级)已然蔚为潮流(CAE作为高级英语水平认证,对应雅思7.0-8.0的成绩)。

  北京市海淀区的赵琳(化名)对此感触颇深,她的女儿今年即将面临小升初的考试,为了能够获得点招的机会,从四年级开始,刘琳就开始陪孩子备战各类比赛。

  刘琳最大的感受是,这几年考试越来越隐蔽,把孩子们拉到外地考试的情况时有发生。

  ”培训机构有时候会通知在某某公园的一棵树下放一个纸箱,家长们悄悄把孩子的简历放进纸箱,不久后会收到机构的电话,通知孩子几点去哪儿集合参加考试。”刘琳告诉《法治周末》记者。

  大巴车会在约定的时间开到约定地点,家长们心照不宣把孩子送上车。这样几次神秘的考试之后,女儿的简历上多了3条竞赛的名次。

  除了秘密考试,刘琳觉得这几年围绕考试花的钱更多了,以剑桥英语等级考试为例,此前教育部统一组织考试的时候,一次PET的报名费只有300元。如今机构承接了报名资格,CAE的报名费上涨到两千多元。“这还算是一个很便宜很合理的价格。当初报FCE时,机构要求必须同时报课才能获取报名资格,一共花费了七千多元。

  为了能够占坑,刘琳一听说哪个“坑班”有考上某个“六小强”的机会,就会第一时间去“占坑”,一个坑班的费用在万元上下。尽管花钱报了很多课,时间却多有重复,有些课根本上不了,报名只为了多一个考试机会。

查看余下6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