铲除缅东电诈究竟难在哪?

2025-01-23 2392 0
作者: 记者 来源: 环球网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胡雨薇 徐嘉彤】编者的话:中国演员王星等人相继被解救回国后,泰缅边境的湄索—妙瓦底地区猖獗的犯罪行为不断被深挖和曝光。日前,《环球时报》记者起底了妙瓦底的人口贩卖和电诈罪恶链条。据公安部1月17日消息,中泰警方已联手抓获12名境内外犯罪嫌疑人,相关案件侦办及其他犯罪嫌疑人缉捕工作正在进行中。与此同时,网络上关于彻底铲除缅甸电诈的呼吁和讨论不断。妙瓦底地区电诈铲除的难点究竟在哪?网络舆论又有哪些误读?《环球时报》记者对话了专家学者、电诈园区逃脱者、民间救援活动组织者、边检和公安系统的知情者,探讨妙瓦底电诈犯罪网络的治理难题。

  缅东为什么还有电诈?

  妙瓦底紧贴泰国边境,距离泰国湄索机场仅十多分钟车程。湄索位于泰国最西端的边境上,与缅东妙瓦底隔水相望。这条河泰国人管它叫莫艾河(Moei River),缅甸人则叫它荡茵河(Thaungyin River)。十多年前,缅甸推进改革开放、民族和解,妙瓦底成为标志性边境口岸之一,也是缅泰之间重要的贸易点。而过去几年间,这条河却成了电诈犯罪链条中偷渡、走私和诱骗“招人”的常用之路。

  云南财经大学法政学院副院长简琨益告诉记者,2021年缅甸发生政变,和平解决冲突的全国谋划式微,各种力量之间冲突加剧,部分少数民族武装力量为谋取与政府长期对抗的资源,开始与犯罪组织合作,妙瓦底也从对外开放的象征演化成为如今的电诈犯罪聚集地。

  简琨益向记者解释称,缅东电诈难以根除,原因就在于动荡的政治社会局势形成了“犯罪洼地”效应。“少数民族武装势力要与缅甸政府分庭抗礼,就必然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撑军费开支,只要这个需求存在,有组织犯罪就不会缺少‘保护伞’。”

  自2023年3月起,中国警方与缅甸、泰国执法部门已实施联合打击行动,取得丰硕成果。经三方共同努力、密切协作,2024年3月,妙瓦底地区800余名中国籍涉赌诈人员途经泰国陆续被遣返回国。在演员王星事件之后,公安机关还循线挖出一个藏匿于妙瓦底、专门从事跨境人口贩运的犯罪集团。

  在联合执法行动和反诈宣传力度不断强化下,为逃避打击,泰缅边境的资本和人员流动也变得频繁起来,手段也愈发隐蔽。《环球时报》记者向多个信源求证,发现在过去两年中不断有从缅北或者其他东南亚国家迁来的新的犯罪团伙入驻在这条边境线上,也不断有缅东,特别是妙瓦底地区的犯罪集团回迁至缅北万海和当阳等地或是阿联酋迪拜的园区。从世界各地被骗至这条边境线上的人络绎不绝,最终“消失”在湄索。

查看余下7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