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这套说辞,有致命漏洞
直新闻:美国总统拜登在和以色列总理共同见记者时称,美将继续在中东发挥领导力,不会允许中、俄填补“权力真空”,你对此如何看?
特约评论员 管姚:对拜登上任一年半首访中东,美国《纽约时报》周四(14日)的定性是一次充满政治风险的出访,美报列举的三大风险,是核、原油以及所谓“王子的救赎”,警告处理不慎,将进一步打压拜登已经迭创新低的支持率。
前两个风险容易理解,伊朗核问题延宕已久。拜登启程中东前,美国刚公布6月通胀率“破9”,平抑原油价格十万火急。至于“救赎”说的缘起,拜登不是周五访问沙特吗,访问期间不可避免将和沙特王储本·萨勒曼握手会谈,这一幕让华盛顿政坛的“人权派”分分钟受不了,在他们看来,沙特王储和沙特流亡海外的知名媒体人卡舒吉两年前在沙特驻土耳其使馆惨遭碎尸有关联,拜登当初也是激烈批评者之一,声言要让沙特阿拉伯在国际舞台上沦为“被唾弃的国家”,但如今作为美国总统,却要和“被唾弃对象”外交勾兑把盏言欢,各种施压要求增产原油,这就是有些美国人眼中的所谓“政治风险”,而拜登来访对沙特王储,就是所谓“外交正名”,美媒夸张称之为“救赎”。
之所以要强调这番背景,因为这有助于我们理解拜登何以在和以看守总理共同见记者时,要抛出所谓“提防俄中论”,很大程度上,这就是拜登的应急反应,因为批评声浪太高,承压太大,拜登要应急脱困,翻箱底抛出了防范“俄中填补权力真空”这套,来做甩锅式自辩,看,大国竞争到这份上了,美国但凡退出,美国头号对手就会强势挤进来“填补”了,这就是拜登的应对逻辑,但凡要解围,但凡要卸责,必须要拿中俄说事。但在我看来,拜登这套说辞恰恰是存在致命漏洞的。
直新闻:那么在你看来,拜登所谓权力真空说存在哪些致命漏洞?
特约评论员 管姚:拜登上任伊始就明确表示,要减少美国对中东的关注,要把精力转向印太,转向应对中国。尤其在去年夏天美国逃跑式从阿富汗撤离,引发外界对白宫中东政策失败的猛烈抨击,拜登也曾自辩,华盛顿已经浪费了20年时间,美国本该把精力集中在真正对手身上。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从中东抽身是你的主动选择,是所谓战略决策,那么“填补真空”说何从谈起呢?假如真有所谓“真空”,那不也是美方你自己的主动作为吗,而且你的作为还令包括阿富汗在内的一众域内国家,付出了如此惨重的代价。
进而言之,所谓“权力真空”,乃至访问一个国家就是对其掌权者“正名救赎”的无稽之谈,根本就是美式霸权思维霸道行径的习惯性延伸。西方谚语说,锤子眼里的世界,就只有钉子,基于小圈子同盟体系搞价值观与制度对抗的惯性思维,美国眼里的中东,那就是大国博弈全面竞争的大舞台,任何一个区内国家都只不过是大国博弈的棋子。前几天,中国国委兼外长在东盟秘书处发表政策演说,外媒普遍引述,说王毅警告区内国家不要做大国竞争的棋子,要把命运把握在自己手中。我说哪里是“警告”,这是外媒的惯性误读,所谓“警告”“救赎”这类提法,只会来自习惯居高临下的霸权国家,掌握自身命运,其实是大国外长的忠告。想必同样忠告,也适用中东国家:怎样看待国家邦交大国博弈,如何把命运把握在自己手中?今天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的回应非常犀利,一语中的:中东人民是中东的主人,中东不是谁家的“后院”,更不存在所谓“真空”。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