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振兴采矿,能否扭转全球矿业格局?

2025-04-02 123 1
作者: 陈子帅 王冬 青木 来源: 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记者 陈子帅 王冬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编者的话:欧盟委员会3月底公布一份包含47个关键原材料的战略项目清单,旨在提升欧盟对锂、钴、镍及稀土等10余种关键原材料的本土生产能力。有欧洲媒体称,此举意在强化供应链韧性,并声称中国具有优势的关键金属供应能力对欧洲形成了“风险”,期盼再现欧洲采矿业沉寂已久的繁荣场景。然而,这一雄心勃勃的计划是否划算?重新运转起来的矿山是否能如预期般改变行业的格局?

  德法的矿山正在重新轰鸣起来?

  “欧洲的原材料独立战略:新的采矿热潮?”德国IT-Boltwise新闻网近日报道称,欧盟提出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以减少对世界其他地区原材料的依赖。该战略的重点是促进欧洲境内的矿山和炼油厂的发展,特别是为了确保锂的供应。

  欧盟委员会在3月中旬公布的一份清单共列出电池行业、半导体、能源和国防四大工业领域的47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项目。旨在提升欧盟对10余种关键原材料的本土生产能力。这些材料涵盖锂、钴、镍矿资源及稀土,被视为能源转型和国防安全的核心资源。

  根据欧盟委员会的预测,到2050年,锂的需求将增长57倍。这一趋势凸显了加强欧洲内部生产和进一步摆脱进口依赖的必要性。目前,许多原材料来自中国。

  法国《费加罗报》近日的一篇报道称,据统计,全球近七成的关键稀土是在中国提取,超过八成在中国完成精炼;中国精炼了超过全球一半的锂,同时在镁、镓、锗和石墨的加工领域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报道称,更加令欧洲不安的是,中国并不是唯一一个在关键矿产和原材料方面占据主导地位的国家,例如世界上开采的钴中有超过七成来自刚果民主共和国,这更凸显了欧洲在关键原材料供应方面的短板。报道称,欧洲所需的钯金属中有40%来自俄罗斯,36%来自美国,而欧洲同美俄在贸易和安全领域近年来频繁遭遇不稳定因素的侵袭。

  欧盟委员会此次公布的清单是欧盟2023年通过的《关键原材料法案》的落地举措之一,旨在加强欧洲本土的原材料供应链,实现供应来源多样化。《关键原材料法案》意在确保到2030年,欧洲本土战略原材料的提取、加工和回收能力分别可满足欧盟需求的10%、40%和25%。为加速项目落地,欧盟将压缩采矿许可审批周期,还计划联合欧洲投资银行等机构通过公共担保撬动私人资本,为高成本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瑞士《新苏黎世报》称,如果《关键原材料法案》的制定者和支持者能够如愿以偿,将在欧洲产业界引发19世纪后便未曾再现的情景——采矿业的繁荣。如果恢复或新建矿山和加工厂,欧洲机械工程也将受益。德国利勃海尔是继美国卡特彼勒之后全球第二大矿用挖掘机、自卸卡车和履带挖掘机制造商。其“采矿”部门2023年的销售额超过14.5亿欧元。

查看余下6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