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经济黄金时代的人越来越多了
最近互联网上掀起了一段思潮。
就是大家开始怀念以前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就业、消费、福利是个什么样子。
颇有种“忆昔开元全盛”的既视感。
其实大家忆的不是过去,而是对现在经济形势的迷茫。
01
日本也有过类似追忆的时候。
一个经典的场景,经济泡沫时期日本能有多疯狂呢?
你毕业了,你去大公司应聘,只要你去,不管成与不成,公司就会给你发钱,意思就是希望通过发这个钱来锁定你,希望你将来给我干。
还有说法是说在当时的东京,你下班了,挥舞手里的万元大钞,你可能招不来出租车。
为什么?
因为大家太有钱了,大家根本不惜得赚这个钱。
那是日本最辉煌的年代。
那换到我们是什么时候呢?
不同的人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理解,像父母那代人的话,他们心中的黄金年代,毫无疑问是90年代。
那时候做生意,就是“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因为那个时候市场是完全空白的,就是不管是什么生意,当时都处于一种供不应求的状况。
那是罕见的卖方市场。
你在大街上,只要胆子大,你敢厚着脸皮去找人说我要把这个东西卖给你,对方就有可能愿意去买你的货。
一是因为他没有合适的渠道去买,二是因为就算他有合适渠道去买,他也想找几家比比价。
那个年代门路不难找。
那个时候你是真的可以直接找到领导办公室去直接推销自己的,成不成先不说,至少你的机会是不缺的。
不需要任何知识储备,不需要任何专业技能,只要你敢,那个年代,你就能成事。
那是父母心中最辉煌的年代。
02
现在互联网的朋友普遍年轻些。
他们对黄金年代认知只有一个:
12到18年。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那个时候房地产暴涨,那是离大家最近的一次神话年代。
可能现在大家都没有什么概念了。
我这样说吧,当时一个出租车司机只要愿意跑,一天随随便便跑捌玖百块钱,一个月加上补贴能落两三万块钱,你要记住,当一个出租车司机一个月能跑到两三万块钱的时候,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但当时没有人没有觉得这有什么,反而大家都习以为常了。
当时的外卖小哥,真的随随便便跑跑就能月薪过万,互联网行当就不必说了,百万年薪,P8、P9真的随随便便,那时候大家是不把钱当钱的。
那时候商务KTV,消费异常火爆。
客户充值,都是十几、几十万的充,没有人会心疼钱,大家只会觉得钱花的不够快。
要知道,房地产神话对于所有人的短期消费加持是非常大的。
因为你想一个问题就好了,如果你把未来30年工资都花到当下,你是不是当下就很有钱。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