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平:说说我为什么消费得少
实事求是地说,我是一个消费比较少的人。按理说,和一般年轻人比,我的经济情况还是不错的,但平时的消费确实比较少。
下面说说我消费比较少的原因。因为消费低迷,是现在官员和学者们很闹心的一件事。把我消费少的原因说出来,可以给刺激消费的倡导者们提供一些参考,以便对症下药。
第一,很多东西已经有了,不再有需求。这应当是第一位的原因。现在住的房子是2007年买的,装修、家具虽然有点老旧,但还都不错。车子是201?年买的,是比较皮实的那种,翻山越岭一点问题都没有。电视多年没看了,就摆在那里,权当是保持家电的完整性。冰箱和洗衣机是两三年前换的,还比较新。
换句话说,需要新买的东西很少。而现在需要买的东西少,是因为前些年已经买了。我前些天在一篇文章中就说过,本世纪的前十年,是花钱最多的时候。我想,很多和我年龄相近的朋友可能情况也差不多。要知道,那时添置的东西都是所谓耐用消费品。耐用消费品的意思就是一时半会儿用不坏。
前一段时间我一直在讲,大规模集中消费的时代已经结束。我个人就是一个例证。当然,我知道年龄段不一样,经济状况不一样,现在还会有一些年轻人或经济情况差一些的人进入这个阶段。但总体说,那个火热的消费年代过去了。
第二,怕消费带来的麻烦影响生活品质。我们为什么要买东西?是为了提升生活品质。为什么本世纪最初十年,也许还要加上世纪最后几年,花钱消费最多?除了房子之外,直接原因是能大幅度提升生活品质的东西太多。电视不但可以听到声音还能看到清晰的图像,冰箱使长时间保存食物成为可能,电话可以实现远距离通话,洗衣机则使人们摆脱沉重而乏味的人工搓洗。这不都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吗?
请问,现在有什么东西具有如此的吸引力?能让你不买不行?前一段时间看到有一款自动拖地的吸尘器,一时有点好奇。买一个?一看还要下载APP。老眼昏花鼓捣半天,弄不好还得还得填上一堆自己的隐私信息,去你的吧,还不如自己手动扫扫地拖拖地板呢。
实际上,在我看来,现在的许多东西,从提升生活品质的意义上是边际效益递减,而从增加麻烦的意义上说,则是边际效益递增。
第三,最烦的是消费中的陷阱。消费是一种体验的过程,人们花了钱总是想获得一种愉悦。但现实中的消费过程并非总是如此。最近一位朋友家里装修,得给电视装个机顶盒吧?旧的用了十几年,装修的时候扔了。得,赔200。买个新的,又是几百。开通电影,一笔钱;开通体育,一笔钱;屏蔽广告,又是一笔钱。这个过程,感觉非常不好。
我只能告诫她,以后生活能简单尽量简单,别惹这些麻烦。咱们是业余的,你避不开那些坑的。而且我说这话的时候,心里有个预感:现在经济不好,各行各业挣钱都越来越不容易。可以想见,以后消费中的种种坑和猫腻会越来越多。还是那句话,我们是业余的,在消费过程中把自己弄成一个斗智斗勇的专家,太累了,得不偿失。
第四,不想把消费变成添加累赘。可能大部分家庭都有这样的经历:东西是越过越多。我想,这是很自然的事情。有的东西还没怎么用过,而且当初价格不菲,扔了可惜;有的东西是朋友送的,虽然没什么用,但那是一份情谊;还有一些东西,是与你人生的某些值得珍惜的经历相联系。于是东西自然就慢慢多了起来。多了,就是累赘。
解决的办法,当然就是少买。男人大多不愿意逛商店,以前买鞋子都是这样的习惯:一两年去一次商店,一次买个两三双。但后来发现,无论当初是买几双,穿的永远是其中的一双,即最舒服的那双。其余的,就放在那里了。以后学聪明了,一次只买一双,只买一双。希望刺激消费的倡导者也说说自己的消费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