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敏感之人,被逮捕了!
8月24日,法国巴黎,一位亿万富翁被逮捕。
他叫帕维尔·杜罗夫,社交媒体“电报”创始人,现年39岁。
数据显示,“电报”平台在全球拥有9亿多用户。根据彭博亿万富翁指数,他的净资产超过90亿美元。
这事儿引发了轩然大波。毕竟他是传媒界富豪,在舆论界拥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毕竟在西方世界,舆论自由被认为是社会的基石之一。
美国著名记者、政治评论员卡尔森强烈批评马克龙政府逮捕杜罗夫,“这是对抵制审查制度的在线平台的一个警告”,“黑暗正在迅速降临曾经的自由世界”。
马斯克为杜罗夫抱打不平,“这是2030年的欧洲,你会因为给梗图点赞被判死刑”。
意大利副总理萨尔维尼25日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欧洲现在处于审查制度和恶臭的政权之下。他预测下一个被迫闭嘴的会是美国企业家马斯克。
那么法国为啥要顶着这么大的舆论压力逮捕杜罗夫呢?法国给杜罗夫罗织的罪名是散布恐怖主义、贩毒、欺诈和洗钱。但本质上的原因在于,杜罗夫是俄罗斯人。
杜罗夫出生于圣彼得堡,2006年创办“电报”平台。这个平台和海外版抖音TikTok一样,不属于美国犹太集团控制。在俄乌战争和巴以战争中,大家可以自由地发布战争双方的声音和信息。这对部分西方真正掌权者(犹太资本)来说是不可接受的。尤其是美国出台《反犹太意识形态法》之后,更是容不得站在巴勒斯坦立场的发声。
美国针对中国人拥有的TikTok所做的那些事,几乎可以拍成一系列肮脏的连续剧。那么对俄罗斯人拥有的“电报”自然也不会客气。杜罗夫这次被捕,也给中国舆论界相关大佬提了个醒:对西方世界一定要有清醒的认知,注意自身安全。
今年4月,杜罗夫在接受卡尔森采访时称,美国政府曾要求在“电报”平台,建立一个监控“后门”,但被他拒绝。美国的目标有两个:
其一,有了“电报”的监控权限,就可以引导舆论,减少支持巴勒斯坦和俄罗斯的声音,增加支持以色列和乌克兰的声音,从而在舆论层面获得优势。
其二,俄罗斯军方很多人用“电报”进行通讯。如果有了“电报”的监控权限,那么美国就可以更加容易知道俄罗斯军方的动向。
美国这个要求,其实是把杜罗夫往绝路上逼。如果杜罗夫答应了美国的要求,与俄罗斯叛徒何异?俄罗斯人绝对不会放过他。
杜罗夫没答应美国的要求,那么美国就不会放过他。所以现在俄罗斯上下都认为,美国是幕后黑手;是美国指使法国逮捕了杜罗夫,就如同当初美国指使加拿大逮捕华为孟女士一样,把盟友当成小弟使唤。俄罗斯提醒“电报”平台的所有重要人员,在外旅行一定要注意风险。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