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GDP占美国比重已跌到61%
77%、70%、65%、61%...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美国的比重,正在逐年下降——这是改革开放40年以来,从未有过的趋势。
2021年末,中国GDP达到114.92万亿元,折合美元17.82万亿,而美国当年GDP为23.59万亿,中国占美国比例达到77%的历史高点,两国GDP差距为5.2万亿美元。就在国际社会包括中国人民期待2030年中国GDP超越美国,达到世界第一时。中美之间的差距却连续三年扩大。
到了2022年,这一差距扩大至7.47万亿美元,我们占美国GDP的比重,下降到70%。
2023年中美GDP差距还在继续拉大,比重进一步下降至美国的65%。
2024年上半年,中国占美国GDP比重已经跌到了61%。
“中国崛起见顶论”甚嚣尘上,似乎也映证了西方社会流行的“70%魔咒”,只要一个国家GDP达到美国的70%,就会遭遇美国的打压逐渐衰落。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GDP一度占到美国的70%,但9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后,陷入失去的三十年,如今GDP总量只有美国的15%左右。
而苏联,大概在上世纪70年代初,也是在70%这个位置上,从巅峰进入衰落。
难道中国的崛起也要结束了吗?
2022年,中国实际GDP增速仅为3%,为40多年来GDP增速的倒数第二位(除2020年)。但当时还处于疫情防控期间,很多经济活动包括人民出行都没有完全放开,很多人认为随着特殊时期的退场,一旦社会秩序恢复正常,我们的经济会迎来爆发式增长。
然而,除了2023年年初有过一波报复性消费和房地产市场的爆量,此后每个季度地产成交数据都在螺旋式下跌,每次出政策带来一波成交量的上涨,此后又是成交量和价格的缓慢阴跌。我们的经济确实受到了某些长期结构性因素的阻碍,而这也让“中国经济可能永远无法超越美国”的悲观情绪,开始在国内民间蔓延。
过去十年间,中国GDP总量翻了一倍,2023年超过126万亿元人民币,实际增长5.2%,增速接近美国2倍。为何GDP占美国比重却连年下降?一个导致中美经济差距扩大的不可忽视的因素,是汇率。
2021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年初的6.5一路升值至6.3。2022年初以来,在美元的“非正常走势”中,美联储连续11次加息,累计加息幅度达525个基点,将利率推至本世纪最高水平。2021年末到2024年一季度末,人民币对美元贬值超过10%至1:7.3。若按2021年末不变汇率重新核算去年中国经济,中国GDP首次突破20万亿美元,占美国比重超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