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豕| 黑神话悟空:披着中国文化外衣继承河殇派衣钵
*本文发于作者知乎账号,授权本号公众平台发表,标题为编者所拟,欢迎知乎网友搜索并关注“白头豕”。
从国产第一款3A 游戏的视角看,《黑神话悟空》在技术面和工业化层面的突破,甚至超过了《流浪地球》第一部。但它在精神内核的全面倒退,也和流浪地球1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国文化的崛起势必是人文精神的崛起,现在看起来,还差得远。
黑神话悟空是不错的好游戏,但它的剧情是典型的巧克力里包屎。很丑陋的一点是,这款游戏靠着中国文化的情怀而获得了空前的支持,剧情设计却是中国文化情怀的对立面,好比登高抽梯,势必被舆论反噬。
本文核心的两个观点:
1、黑神话悟空可以改编,可以颠覆,但不应该蹭它颠覆的对象所积累的人文情怀,给自己做宣发
2、黑神话悟空本身的改编也不成功,它是属于被时代抛弃的上世纪末的 “觉醒派” 沉渣泛起
一、
宣传期围绕黑神话悟空的舆论战,聚焦在反政治正确上;结果它的剧情却和洋人演日本武士、非裔演美人鱼走在了一个路数上。齐天大圣给天庭做狗,斗战胜佛和妖精谈恋爱,猪八戒和蜘蛛精生孩子,够不够多元化,够不够包容?
其实关键点并不在黑神话的“改编” 上。改编其实没有问题,西游记原著也是集大成的改编。关键点在于黑神话宣传上获得的情怀加成,都来自于他们剧情改编所摧毁的东西。
比如对道教和佛教历史遗迹的精心扫描和建模,把自己标榜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旗帜。而剧情对应的却是神佛都是黑社会古惑仔,观音是大阴谋家。
比如宣传重走西游路,让玩家扮演孙悟空斩妖出魔,“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而剧情对应的是,孙悟空当年取经是杀妻媚主,害友求荣。
“今日欢呼孙大圣,只因当年做奴才”?
与黑神话相反的是 86版西游记,还有动画片哪吒闹海。两个作品与原作内核有巨大的出入,但文本够好,逻辑自洽,又符合时代精神,从而建立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文学历史定位。
再往后说,当年周星驰的大话西游是后现代主义的解构,几乎所有的角色形象都是颠覆西游记原著和86版电视剧的,形成了自己逻辑自洽的体系,所以观众并不抵触。七龙珠也大致如此。就算是大规模魔改三国历史的真三国无双或者漫画火凤燎原,也是在人设保持了独特的一贯性。
而黑神话悟空,却是蹭西游记原著的剧情故事,蹭86版西游记的角色形象和情怀,蹭中国文化的深厚绵长,去宣发他们颠覆这三者的私货。尤其恶劣的是大规模借鉴 86版的人物视觉形象,美术风格,音乐审美。这就在商业道德上欠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