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大妈,试图给欧洲疗伤
11月25日,BBC做了一个重量级采访,对象是默克尔。她不仅是曾经的德国总理,还曾被誉为欧洲大妈、以及特朗普克星。
这次采访的问题也比较尖锐:
“如果默克尔没有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俄乌战争还会爆发吗?”
这明显是挖坑,因为这个问题曾经、现在和未来都是欧洲的伤口。
默克尔时代,德国乃至整个欧洲的经济都比现在强劲,欧洲也比现在稳定。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德国和法国主导的欧盟,可以使用俄罗斯的廉价能源,并且把汽车等工业品卖给中国。这样一来一往,替德国与欧盟赚了不少钱,而且默克尔本人在中俄的声誉也不错;更重要的是中俄欧三方关系也算平和。
从宏观历史看,世界历史的主要部分就在欧亚大陆。中、俄、欧又是欧亚大陆的三大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这么说,中俄欧能够平静,欧亚大陆也便平静,整个地球村也便平静。但默克尔时代,中俄欧平静的背后,也是暗流涌动,因为美国主导的北约一直在东扩。
这次采访中,默克尔讲了一段话,大致是她为了维护欧洲和平而付出的努力。她说,如果她没有在2008年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冲突早就爆发了。“我们早就预见了军事冲突。我完全清楚,俄罗斯总统普京不会袖手旁观,放任乌克兰加入北约。”
如何理默克尔这话?
冷战末期,戈尔巴乔夫曾幻想和美国主导的西方和解,搞休克疗法,把整个苏联搞解体了。按道理说戈尔巴乔夫已经够有诚意了。要知道当年的苏联领导,被认为是地球村最有权力的人。戈尔巴乔夫既放弃了个人权利,也放弃了整个和美国对抗的苏联。但西方并没有真的认可戈尔巴乔夫(只是拍到苏联解体的电影时,让他去露个脸,自己演自己),也没有接纳俄罗斯。
俄罗斯第一任总统叶利钦,可谓全方位倒向西方。然而不论是叶利钦还是俄罗斯,仍然被西方视为异类。在西方的描述中,叶利钦是酒鬼,俄罗斯很野蛮。
即便普京前期,也在试图讨好西方,但仍然以失败告终。北约把捷克波兰等前华约成员国吸纳进去,俄罗斯忍了。北约把波罗的海三个前苏联加盟国吸纳进去,俄罗斯也忍了。当北约试图吸纳乌克兰时,俄罗斯忍不了了。
因为对俄罗斯来说,基辅与东乌大平原是东斯拉夫人的龙兴之地。北约如果想吸纳乌克兰,除非连俄罗斯一起吸纳进去,否则俄罗斯绝不会答应。
所以2008年,乌克兰首次尝试加入乌克兰时,被默克尔否决了。很多乌克兰粉丝为此没少埋怨默克尔。泽连斯基也曾抨击默克尔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是明显的“误判”,他抱怨这一决定促使俄罗斯更加“大胆”。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