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干强:看清高尚全“国有经济不能定位为共产党的执政基础”的实质


作者按:

凤凰财经报道:最近高尚全在接受凤凰财经专访时提到,“国有经济不能定位为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共产党的执政基础是什么?我认为是三个民。第一是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第二是民生,为了得民心,你必须把民生搞上去。第三是民意,老百姓要有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要有尊严。

现将笔者最近针对高尚全先生这种观点,在《政治经济学》2013年第4期公开发表的文章发到网上,以便让更多读者看清高尚全先生言论的实质。

 

 

析“公有制为主导”论的实质**

                    ——析某位权威人士的“改革建议” 

 何干强

 :某权威人士“建议”把公有制为主体,改为“公有制为主导”,并认为“党的执政基础不是国有经济”。这绝不是在推进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完善,而是要从根本上否定这个制度的公有制经济基础,刨掉共产党的执政根基,改变中国共产党的阶级性质。我们应当贯彻党中央关于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的精神,增强对这类颠覆性“改革建议”的识别能力。

 

关键词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  国有经济主导作用  共产党执政基础

作者: 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最近,有位经济界权威人士在《改革内参》发表意见,提出中央和地方应该共同探讨公有制经济“怎么改革”的问题。他“建议”,把我国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的公有制为主体,改为“公有制为主导”,并认为,“党的执政基础不是国有经济,而是三个‘民’:民心、民生、民意”。如果留心近年来发表在我国某些重要报刊的文章,就可以知道,这并不只是一个人的主张,而是代表着目前一股不可等闲视之的社会思潮。这股思潮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要修改宪法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庄严规定,改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它针对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生存的根基,足见事关重大。由于这位人士在中央政府决策部门的高层智囊机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中先后担任会长、名誉会长,说话有影响力,而且其“建议”有所谓“现代经济学”为依据,所以,我们不能不给以必要的辨析。

一、“改革建议”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持否定立场

某权威人士的“改革建议”,根据目前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现实状况,凸显了他主张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鲜明政治态度和立场。

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现状如何?笔者曾依据国家统计局两次全国经济普查公布的数据,对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公私经济比重做过如下分析。2004年末,全国第二、三产业中的公、私企业实收资本的比重为56% : 44% ;到2008年末,降为约46.6% : 53.4%如果第二次普查中定义为“法人资本”(股份制企业的实收资本)是由私人资本控股的话,那么2008年末,公、私企业的实收资本控制权的比重,就已降到36.4% : 63.6%。数据还显示,2008年末,全国第二、三产业的不少部门中,只有不足20%的从业人员在公有制企业就业。而破除资本拜物教观念,从资本的本质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角度来观察所有制结构,理应有50%以上的人员在公有制经济中从业,才符合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规定。这样看来,公有制被削弱的状况可以说是极为严重了。从一段时间以来的经济发展态势看,这是我国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根本原因。

查看余下9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