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锡良热点微评:排戏是为了演戏,演习是为了行动
老孙微评
1、中国不允许印欺负小国;美军在南海逗留6小时被驱离;印度调兵4万进边界。
评:暂时恐怕不宜吹嘘自己主持正义的能力,泥菩萨,先还是自己过好河吧!吹太多,世人会笑话咱。
打仗,当然不是什么好事。但是,你永远以“老沉持重”为理由避战,给外人的形象可能越来越象中国足球——想赢怕输。中国足球这些年,你看中超,身价都蛮高,球市也蛮火,还真象那么回事。集训的时候,个个帅气得不行,花样似乎也不输给梅西、C罗,踢友谊赛,偶尔还能放倒大牌队。然而,一到该出成绩的时候,肥皂泡就破了。
冷静理性是好事,经济至上也不算错。然而,这么大个国家,如果永远只有“抗议”和“警告”两个词可用,时间久了,对内对外,都不好交待。
2、特朗普:美军对朝已经“装弹上膛,只等开火”。
评: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希望朝鲜半岛生战,自2014年以后,我已经不反对朝鲜半岛巨变,和平巨变可以,打仗巨变也可以,必须巨变。
为什么要巨变?因为越不巨变,朝鲜离我们的距离越远,我们对半岛的控制力已经步步消退。只有巨变,才能让事情变得简单化,你行,把半岛拿下,不行,放弃这块。这个世界的变化不可能总是按我们的设想来,想按老套路行事恐怕难了。
尤其要指出的是,很大一部分国人始终敌视朝鲜,老认为它是个累赘。那好,巨变吧!看看巨变后,谁赢谁输?得失几何?
3、中国铁建拿下马来西亚680亿建设大单,被誉为“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
评:新闻只说明了承建,并没有指出钱的来源,是“承建”还是“贷建”?不清楚。
拿下大单当然重要,配合国家大战略也可以理解。但是,有些人认为在“一带一路”节点建铁路就是控制沿路所在国的运输节点,那是大错特错的观点。中国能力再大,你在几十个国家也不可能建太多铁路,你的项目在人家地盘也顶点就是一个微局部,建的时候很热闹,路一建完,时间久了,人家跟你各走各路,绝对没有想象中的战略效应,因为你不可能免费给几十个国家修铁路。
对外战略坚定推行的前提是:不占用国内人民的发展资源,更不能透支国内资源。
4、雄安新区准备推行单位制住房制度。
评:单位制住房体制是毛主席时代最好的住房制度,它不但有利于和谐居住,还有利于缓解交通压力,更有利于节约管理成本。
有些人把当年住房困难归咎于住房制度不好,那是完全错误的看法,住房改善有个过程,过程慢一点,与很多因素有关,尤其与国家建设的侧重点不同有关,建国初期,重工业轻民生是可以理解的,工业体系完善了,再逐步完善民生就有基础。
随着城市化推进,单位住房制度与商品房制度两轨并行可能更为现实。
不过,冷静想一想,雄安住房制度再好,也很难再在全国推广了,各地的房地产饱和度太高,单位住房制度在大部分城市只有较低比率的推行空间。
5、《战狼2》火烧中国,票房已达40亿以上。
评:这部影片拍得不错,与“花姑娘”和“小鲜肉”的电影比较,进步是相当大的。
然而,我跟很多同志在影片的正纸含义理解上有偏差,我并不认为这部分影响包含太多的“国家强大”,也无法从中看到撤侨的伟大。
我反复在思想中整理影片,有几点想要说明:
A、影片很少能体现国家英雄主义,最大的表现手法是个人英雄主义。
B、影片反映了中国在非洲动乱国家的投资、援助和工作人员很多,这是与西方国家有完全不同的侨民现状,中国军舰没离港,一方面基于国家对国人生命的尊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中国人在那里太多。
C、影片反映了中国传统的大爱和勇敢,比令人厌恶的荒淫情感片有极大跳跃,满足了观众品尝不一样口味的需要。
D、总体上讲,我认为该片的成功仍然是商业的成功,不是所谓爱国主义宣示的成功,这部影片很类似于《湄公河行动》,都是借用了“国家力量”,其实,两部影片中都没有反映多大的国家力量,“缉毒”和“撤侨”很大程度上给人的感觉是“无奈”,完全靠个人英雄主义解决问题。我反对动不动就“以国家的名义”拍商业电影。
E、影片中的“国旗效应”,这是不错的镜头,反映了非洲人民对中国的传统感情。大家不要忘记,非洲人对中国的感情绝不是因为中国的强大,而是因为毛主席当年的远见,因为过去几十年来在非洲的援助功德积累,有历史性的非洲经营,国旗才挡得住子弹。
F、如何反映撤侨伟大?中国在非洲动乱国撤侨是有过荣耀的,但是,我个人不建议把它用商业影片来表达,我认为用“历史记录片”来反映更好,由广电总局牵头,以撤侨实际过程为背景,拍一部真实感人的记录片,这样的电影才有真实可信的爱国主义教育效果。爱国主义一旦反复被包装到商业电影中,一部、两部、三部还行,看多了,大家就麻木了,爱国主义也就随之贬值了。
微总结:演得好,当然好,做得好,更加重要,排戏是为了演戏,实习是为了工作。几十年了,不打大的,小亮一下肉也是可以的,不管在哪个方向。
原题:老孙微评(演习与行动) 写于2017年8月12日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