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钱学森为什么是泰山北斗式的人物?


  鲁迅当得起,钱学森也当得起!

 

  01

  —

  钱学森受到中国人民的普遍尊敬,但现在看来,他在历史上的地位,还是被低估了。

  今天,人们谈到钱学森,往往津津乐道于他放弃在美国优渥的生活条件,克服重重困难,毅然回到百废俱兴的祖国。

  2012年上映的电影《钱学森》,就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的。在影片的结尾,已经到了暮年的钱学森,还在纠结于“回国后悔不后悔”的问题。

  在我看来,电影的主创人员其实根本不能理解甚至无法稍稍接近钱学森的精神境界。

  

  因为对钱学森来说,放弃在美国的生活,回来用知识和能力报效社会主义祖国,这根本不是一个问题,是完全自然而然的题中应有之意,在美国生活从来都不是他的目标,如果他为此产生过丝毫的犹豫,那反而是令人感到奇怪的。

  是的,祖国已经解放了,百年以来终于有机会开始大规模和平建设了,很快就要进入社会主义了,这是多么令人激动、神往的前景?

  回国是幸运的,留在海外袖手旁观才是真正令人沮丧的——就像同学们都去参加毕业舞会,而你一个人却不得不留在清冷的操场上那样沮丧。

  事实上,不仅钱学森回到了祖国,五十年代初期,一大批知识分子也做出了同样的选择。

 

  02

  —

  钱学森另一个让人们由衷产生敬仰之情的业绩,是他对“两弹一星”的贡献。

  这当然也是完全正确的。

  钱学森的贡献是卓越的,有人认为,钱学森至少使中国导弹、原子弹的成功提前了二十年。

  近代以来,尤其是甲午战争以来,中华民族一直不能摆脱遭受大规模外敌入侵的噩梦,而“两弹一星”的掌握,是我们最终获得安全感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安全感,一切都无从谈起。因此,我们要永远感恩那些为“两弹一星”做出过贡献的科技人员、普通工人和解放军战士。

  但这仍然不是钱学森最令人钦佩的地方。科学家,当然要把自己的知识拿出来帮助自己的祖国。世界各国在获得自己的尖端武器,包括导弹和核武器的时候,他们也都会有自己做出了卓越贡献的科学家。

  

 

  03

  —

  钱学森一生,经历了两次重大考验。

  第一次是五十年代初期,他受到美国政府的迫害,被无端抄家和拘留,并禁止他回国。

  钱学森不屈不挠,经受住了考验,1955年,他在中国政府的帮助下胜利回到祖国。

  第二次,就是到了八十年代,曾经迫害过钱学森美国,却向他抛出了橄榄枝。

  美方多次表示愿邀请钱学森访美,并由政府和有关学术机构表彰他对科学的重要贡献。美方还非常贴心地提出,如果钱学森不去美国访问,美方可派美国国家科学院院长普雷斯来华,授予钱学森“国家勋章”(美国政府授予个人的最高国家荣誉)。

查看余下4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