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锡良:到底有没有民族劣根性?


  大约半年前,无意中在朋友圈看到一篇文章,讲的是有关中华民族劣根性的问题。本想及时回应一下,因事情较多就放下了。现在,有了些空闲,还是想拾起这个旧话题说点自己的粗浅看法。

  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那篇文章有三个主体意思:作者坚定地确认中华民族没有劣根性;作者强调人类的素质只与物质有关,物质进步了,劣根性就没有了;作者强调自己知识渊博,见多识广,所讲所列,均为实事,请读者不必质疑。

  在谈具体的民族劣根性之前,很想做些铺垫,以便于后面陈述细节。

  种族,又称做人种,是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组合。既有按肤色的差异分类,又有按形貌特征的差异分类。

  民族,是指经长期历史发展而形成的稳定共同体,一群基于历史、文化、语言与其它人群有所区别的群体。狭义民族,如汉族,斯拉夫民族,日耳曼民族等。广义民族,比如中华民族,阿拉伯民族等。

  种族与民族,既有重合,又有独立,同一种族,更容易构成同一民族,不同种族,基本不可能成为同一狭义民族,但可以组成广义民族,大部分情况下,不同种族分属于不同民族。

  我们在讨论民族特性的时候,首先必须承认,民族是个文化概念,不是简单的物种概念,没有文化的动物世界,不可能有“民族”一说。那么,我们讨论劣根性,就得理解清楚劣根的“根”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在我看来,这个“根”就是文化沉淀。如果承认了这一点,我们在讨论民族劣根性时就不困难。

  所谓民族劣根性,简单讲,也就是某民族文化中存在久远且不易消亡的可传承文化劣质基因。劣,即不好,劣根,是久已存在的不好,它具有顽固性和不易灭绝性。撇开文化,即使同宗同祖,也不会有相同的劣性,一母生三子,出生之初,分别送到三个完全不同的文化地域,二十年后,你绝不会从三个人身上找到共同的优根与劣根。

  前文作者为什么对中华民族劣根性那么敏感?

  从其文章的立意来看,恐怕“爱国心”和“民族自豪感”使然。从他的论据呈现来看,我又感觉出他的狭隘之处。比如说,他在论证劣根性只跟物质有关时,举了一个俄国的士司机的事例,他说自己在莫斯科坐的士,下车的时候,那个的士司机为了不找零钱,故意假装听不懂他的讲话,接着又说这种事在物质丰富的中国就不可能发生,只有贫穷的俄国人才有此劣根。他又举例讲,中国只有大爷大妈才会没素质,才会在公共场合大声讲话,原因是毛泽东时代太穷,大爷大妈们在那个年代未受到很好的教育,改革开放后的年轻人都不会有这种毛病。再又举例讲,他自己看书很多,走南闯北,周游世界,在国外受到的尊重较多,外国人从他身上绝对看不到中华民族劣根性。

查看余下7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