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 | 《两只老虎》:最喜剧的桥段在哪里?


  01

  —

  《两只老虎》,就我个人的观影体验来说,说是年度最失望也毫不过分。

  预告片剪得把人期待值全吊起来了,却捣腾出了一个莫名其妙的东西,集结葛优、赵薇、范伟等一帮“演技派”,就是为了捧一位毫无才华的新导演,这证明在中国拍电影,靠的并不是实力和声望,而是人脉和资源,这简直就像是用啤酒冲马桶一样荒谬。

  整部影片可以概括为弱智绑匪遇上了正要自寻绝路的极品人质,结果,绑架者被“绑架”,反被人质利诱、控制,替人质跑腿办事。

  关键桥段散发着浓浓的九十年代味、《甲方乙方》味,一看就明白,故事都是瞎编的,是在饭店的包间里酒足饭饱之后侃出来的,不是来自于生活,给人一种很傻又自鸣得意的感觉。

  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说《两只老虎》根本就不配被称为一部电影,只是几个非常老套的、没有惊喜的、包袱也抖不响的春晚小品“串烧”。

  也许唯一的亮点是赵薇扮演的女演员在片场,一脸流氓相的导演一边和她“说戏”,一边暗示晚上要到她房间——这不是影视界的自黑,而是比较客观地反映了现状。

  02

  —

  内地有些电影创作者非常奇怪,动不动就喜欢感时伤怀,讲大道理,玩煽情,以过来人的姿态强制观众接受洗脑,并且姿态上无比自恋,十足中年油腻男气质,而本片导演兼编剧李非则在《两只老虎》中把这种气质推到了极致。

  没有思想,又想假装出一副有思想的样子,追求和《绿皮书》一样的深刻,连两人到服装店一起买衣服的桥段都照搬了,但最后端出来的还是一碗非常廉价的、放了很多鸡精的、和刷锅水差不多的心灵鸡汤。

  《绿皮书》意在缝合美国的历史伤口,通过黑人音乐家唐和他的白人司机托尼的故事,试图证明,肤色和贫富都不是障碍,只要能够真诚相待,就能够建立起跨越种族与阶级的友谊(尽管这可能性相当低)。

  但《两只老虎》却没有缝合中国已经开始折磨我们的贫富差距的伤口,却带着一种令人的作呕的自恋,让富人张成功给穷人余凯旋炫耀了一番——被自己伤透的女人依然爱自己,被自己冷漠对待的战友也没有怪罪自己,甚至连被自己遗弃的“村里的姑娘”仍然对自己念念不忘,多年来一直珍藏着自己的照片和来信……

  小伙子,你瞧,这才叫成功人生,单有钱是不行滴!

  成功者张成功相对于急赤白脸的loser余凯旋,不仅拥有财富优势——即便遇到了“过不去的坎”,还可以在洗浴中心的衣柜里给你留200万现金,在道德上、心理上也同样拥有优势,可以如父亲般地成全你。

  03

  —

  《两只老虎》没有《绿皮书》缝合历史伤口的意识,不仅如此,还把“两个三十年”的伤口又撕裂了一把——张成功交给余凯旋的最后一个任务,是到父亲跳崖的地方念一封信。

  “父亲”是什么人呢?“留学生,诗人,被下放到这个小山村,写了一辈子的诗稿被人一把火烧了,于是就跳下了悬崖”——这是一个老掉牙的伤痕文学,虽然讲得很隐晦,但控诉和“绝不忘记”的意味还是很浓的。

  但是,因为故事是瞎侃出来,所以就顾头不顾腚了。按影片的交代,张成功今年57岁,16岁的时候父亲跳崖,一算时间,居然是1978年!

  一不留神居然控诉错了。

  《两只老虎》号称喜剧,但整个观影过程我都没有笑。不过这个梗的确很喜剧,我笑了。

  只是,他们这种念念不忘,“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的劲头,还是值得深思。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