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木:美国只尊重打不败的对手
2014年7月18日,《党建》杂志社记者张纪特邀我国战略问题研究专家张文木教授,作客党建网“党建评天下”视频演播室,就中美关系问题所引发的一系列国际问题展开深度探讨——
一个真实的美国:华尔街资本掌控下的国家
张纪:只有回望历史,才能看清未来。我们在谈到中美关系这个问题之前,是不是应该先来了解一下:美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张文木:在我看来,建国时的美国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而现在的美国已经不是一个正常的民主和民族国家了。
1620年,一批从欧洲被排挤出来的清教徒、农民、工匠等乘船来到北美大陆。这里有很多血腥的场面,与印第安人的冲突、对印第安人的屠杀等等。美国的起步相当地残酷。但是,这一批人有一个建立不同于欧洲大陆的共同理想。因此,建国时,华盛顿就特别强调民族的统一性,建立一个不依附于欧洲的独立自主的国家,号召未来的美国人民一定要走一条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从地理形势来说,两洋让美国隔离于欧洲大陆,使它能较好地保存自身的实力,又能利用欧洲的矛盾发展自己,如路易斯安那州就是拿破仑同英国矛盾的“赠品”。如果没有这么一大块土地,很难想象美国的现在会是什么样。美国就是在利用欧洲的矛盾中逐步走向强盛的。但这样的地理形势也让美国周边缺少一重保护屏障,这种地缘政治形势使美国人有一种不安全感。
美国利用欧洲战争、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发展、壮大本国的军火业,这也导致了美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军工资本家开始逐渐控制美国,影响美国的政治格局。而到了尼克松时期,美元直接与石油挂钩。美国的经济齿轮又多了个石油财团。军火财团和石油财团相互配合,反客为主,成了控制美国的力量。美国政府的财税是靠他们,政府没有国企、没有独立的财源,政府自身就没有力量。
今天,石油、军火、金融三大复合体已经牢牢地掌控美国。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美国总要用战争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为什么美国国内的禁枪法案迟迟无法生效?
张纪:那么,美国今天的真正主人是谁?这个主人的本质属性是什么?给今天的美国带来怎样的影响?
张文木:美国今天真正的主人是华尔街国际资本。前一阵奥巴马不能参加APEC会议,原因就在于华尔街不给他发“工资”了。为什么不给他发“工资”呢?华尔街让他打叙利亚,奥巴马不愿意。他刚从伊拉克撤军,想让美国休养生息,华尔街就不高兴了。因为美元与石油一脱钩,就成了废纸。
美利坚民族有自己的货币即美元,却没有独立支撑美元的民族产业,也没有独立的国家银行。其造成的恶果是:美利坚民族因在为美元坚挺而启动的一场场战争中反复透支导致“肾虚”,即便如此,它也只能按华尔街的旨意超负荷干重活,以此从华尔街国际资本那里乞讨点财政补贴。
其实,美国人民已经意识到眼下的美国已不是美利坚民族的,而是国际垄断资本的牟利工具了。美国人民的抗议声浪日益向华尔街国际资本集中。2011年,美国人发动的是“占领华尔街”,而不是“占领白宫”。而这一点,毛泽东在1965年时就对斯诺讲过了,“美国人民需要再解放,这是他们自己的事。不是从英国的统治下解放,而是从垄断资本的统治下解放出来。”
国际垄断资本是没有国籍的,所以,你看今天的美国是什么?美国实际上已经是一个半殖民地国家。一个政府没有自己独立的实体经济、金融系统和税收来源支撑,自然也就没有了独立自主的内政和外交能力。
美国外交战略的本质:为国际垄断资本牟利
张纪:美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逐渐退化到半殖民地的现状,今天的美国已经丧失独立的外交能力?
张文木:从华盛顿建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利坚民族属于被欧洲压迫的民族,美利坚合众国属于被欧洲压迫的国家,因此,这一时期的美国外交政策带有很强的民族主义,即反欧洲压迫的色彩。
以二战为界限,把美国的对外战略可分成两部分:在二战之前,美国利用邻国矛盾使自己进入大国行列,“门罗主义”为主,把自己的力量只局限在北美洲或者美洲一带。这个时期,美国的内政大于外交。
欧洲在希特勒强权下快要统一时,罗斯福迅速出兵,客观上中断了欧洲的统一进程;丘吉尔在战后又要建立统一的“欧洲合众国”,就在欧洲“裂口”尚未愈合的当口,马歇尔又以“马歇尔计划”的名义给刚要统一的欧洲撒了一层“云南白药”,于是欧洲又回到残胳膊断腿的破碎状态。对于美国来说,破碎的欧洲才好操纵,这成为美国半个世纪“统治”欧洲的基础。美国当时保持欧洲破碎的外交政策,是英国外交政策的继续,当时叫“均势外交”,现在叫“离岸平衡”。1941年6月希特勒挥师进攻苏联,杜鲁门就说:
【“如果我们看到德国占了上风,就应该援助俄国;如果俄国要赢了,就去帮助德国,这样才能让他们拼个够,尽管我可不希望看到希特勒获胜!”】
二战后,基辛格曾请教杜鲁门:哪一项外交政策决定是他最希望受后人承认不忘的?杜鲁门毫不犹豫地回答说:
【“我们彻底击溃敌人,逼得他们投降,然后又帮他们复苏,成为民主国家,并且加入国际社会。只有美国会这么做。”】
昨天的美国这样对别人,今天的华尔街也是这样对美国,资本主义就是这样。
中美在建立新型大国关系中的选择
张纪:今年是中美建交35周年,从两国关系的发展历程看,总体趋势向好,但路上布满荆棘,在未来的合作中,中国要注意的问题?
张文木:未来的发展态势取决于中美双方的政策。现在来说,如果沿着目前美国的这个政策,以国际垄断资本利润为前提,它是不可能真心对中国的。我担心,它就像掉进水里的人,抓住一个东西就不会松手,所以,想救水里的人是非常难的。
美国目前的外交政策实际上已经同美利坚民族、美国人民对立了。从这个角度来说,美国把自己干不动的事,强加给一个对世界文明进步有贡献的国家和人民,其结果可想而知。
美国战略东移虽然有所放缓,但并不意味我们可以放松警惕。这只能说明国际资本对中国的攻击有了难度,但仍在期待着中国国内出现苏联末期那种乱象。
张纪:为什么美国一边说要好好合作,但在许多问题上又冲突不断?面对这样的难题,中国应当如何应对?
张文木:从这个角度说,我们现在机会最大,同时挑战也最大。因为我们的对手日益短视,短视到什么程度?不讲政治,甚至不择手段。它使用了各种方法想打倒我们,什么这个“革命”、那个“革命”,从外面攻不进来,就从内部搞精神瓦解。
所以,我们要意识到团结的重要性。应对这种挑战,要以长视对短视,以可持续对不可持续,要耐着性子。“资本”永远选择胜利者。不被资本打败,就是资本的“朋友”。美国的“朋友”就是它打不败的对手;它能打败的对手,它从来不尊重。资本是这样,谁顶住,它就不惹谁,它需要的永远是弱者。
美国战略东移,给我们带来许多新的挑战,因此,大而无当地谈“战略合作”是不够的。我们必须从矛盾分析入手,弄清楚在哪可以合作,在哪不可以合作,实事求是,走好自己的路,“好朋友,勤算账;好邻居,勤打墙”。
张纪:今年的一篇高考作文题目是《山羊过独木桥》,许多中学生都能明白的道理,找到解决的方法,美国却不明白?
张文木:美国新世纪外交最大的败笔是将中国推向俄罗斯,造成中俄靠近,使美国再次陷入自肯尼迪以后两面作战的窘境。而历史上曾陷入两面作战的帝国,没有一个不失败的。中俄建立高度信任的战略伙伴关系,这是美国无法战胜中国的重要原因,也是中美关系进一步改善的前提。
张纪:去年,中美两国的贸易额已经超过5200亿美元,占到世界总贸易额的1/4,两国利益比以往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美国应当明确合作、不对抗的选择,把握这个大方向,不要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扰和牵制,做到有礼有力有节,平等相待,尊重彼此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彼此的选择,不要把自己的意志或模式强加给对方。用对话解决问题,是进一步推进建设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有效方式。中美合作将是有利于两国和世界人民的大事,而对抗只能带来灾难。
张文木:可以这么认为。
中国外交新范式是对世界和平的巨大贡献
张纪:中国是一头睡醒的雄狮,但却是一只和平的、文明的雄狮。因为中华五千年积淀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深深影响着中国的外交理念。
张文木:对,主要是“和平”的这个理念,理念是一种多元共存的,凝聚了中华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
从毛泽东以来,“不称霸”思想就是我们外交理念的基础。西方认为,只要一个国家崛起必然称霸,这就是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但这是西方的逻辑。称霸必败,罗马帝国不在了,大英帝国不在了。为什么帝国都倒了,而我们这个屹立在东方、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国家还在?原因在于我们懂得节制。这从汉字“福”的结构搭配中就能看出,拜田一口,不求多也。历史上的帝国大多不是饿死的,而是撑死的。我们坚信,有饭大家吃,和谐是福气,幸福的国家一定是知道节制、守一和舍得的国家,这也正是中国不会称霸的文化理念。
张纪:中国的大战略思维,是建立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基础上,更是建立在为全人类和平而努力的基础之上,这是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也是中国与世界各国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的最好基础。
张文木:是的,中国的外交理念始终是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的,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处理与世界各国之间的关系,并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不懈努力。新形势下,中国新一届领导人在中国全方位外交大格局中,探索出中国在全球化时代国际合作的新模式。
张纪:中国国家领导人出访所受到的最高规格礼遇,都充分说明了各国对中国外交传统与新范式的高度认可与赞同。
张文木:在一些国家想遏制中国发展之时,我们没有选择与他们对抗或是战争,而是转向发展更多的伙伴关系,如中非合作论坛、中拉经济合作,这不仅是为中国人民的安危和利益着想,更是希望为世界人民的幸福生活营造一个祥和的生存空间。中国的外交新范式正是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探索、实践,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外交模式与战略思想。中国外交新范式已经为世界人民打开了和平发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