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坤:中美战略互信所剩还有几何?
长期以来,中美战略互信的说法一直甚嚣尘上,耳闻目睹中美之间各种密集互动以及据说多达一百个以上的交流沟通管道,浑然以为两国之间的战略互信不知被加强了多少遍,增进了多少回,已然如天高地厚一般,完全经得起海枯与石烂的考验了。
但是,摆在眼前的现实却是,中美关系最近一个时期叠遭重创,发展到双方几乎就是在公开对骂、彼此攻讦,在这种情况下,曾经沸沸扬扬的中美战略互信如今还剩下多少呢?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首先对什么是战略、什么是战略互信做一点简单的说明。
所谓战略,笔者理解,本意是相对于战争而言,其涵义为指导战争的基本原则、方针与军事目标的总和,是对于战争最高层次、长远性的安排。现如今人们在国家层面上也经常使用 “战略”一词,这意味着这个词汇已经被广义引申了,在国家层面上,战略的涵义应该是指导国家发展的基本原则、路线方针与发展目标的总和,是对于国家最高层次、长远性的安排。
“互信”就是互相信任。国家之间的“战略互信”,是指特定的两个国家之间彼此了解和掌握各自的国家战略,知晓并理解各自最高层次和长远性的安排,确认彼此并不构成威胁,能够尊重和照顾彼此重大利益关切,并且还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互相帮助与支持。
正因为这样,所以“专家、学者”们在描述中美战略互信的时候,总要强调“不冲突不对抗,尊重和照顾彼此重大利益关切,合作共赢等。
但是,现如今中美之间这一切冠冕堂皇的说辞都遭遇强烈的冲击,具体表现在:
其一,政治互信荡然无存
中国经常讲“敌对势力”,这个“敌对势力”的大本营与总根源就是美国,国人历来对此心知肚明;中国也经常讲“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这里的“帝国主义”所指的也是美国,国人对此也是心照不宣。这就是说,中美两国在政治上本来就互信程度微薄,今年又是政治大年,中国上下尤其警惕来自美国的政治攻击,就在这个时候,香港爆发了一场长时间的政治动乱,而美国则干脆撕下面具公开予以支持。这样一来,一些中国人指望特朗普政权能抛开意识形态、不再以此为大棒打击中国的梦幻也完全破灭了。中美之间的政治与颜色革命战争重新战火熊熊,哪里还有什么“互信”可言!如果说过去还曾有那么一点点的话,现如今也荡然无存了。
其二,军事互信离题万里
军事互信也曾是中美两国之间的热门话题,有人甚至声称要使两军关系成为中美关系的“压舱石”,但其实双方都各怀鬼胎,美国公开宣布要全球战略重心转移,要把遏制中国当做首要战略任务,要阻止中国武力收复台湾,干扰破坏中国针对南海岛屿、钓鱼岛维护主权的行动,而中国则一直在深入研究打航母、打卫星、打隐形飞机的办法与途径,实施美国所谓的“反介入、拒止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