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锡良:文明的背面
文明,是社会概念,而非自然概念。它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文明通常指人类更乐于接受的产物与规则,而广义文明则包含人类各方面行为。换句话讲,广义文明是一个中性表述,本身不含有褒贬。
现实生活中,文明的中性往往被误导为褒义,文明即美好,文明即正确,文明即有利,等等。实际并非如此,原始人类学会使用石头、火及语言文字,这是文明。后来,人类学会奴隶他人,并且可以掌握奴隶生杀大权,从此构建了奴隶社会,这也是文明。
简单讲,文明就是人类改变自身自然属性的行为总和。凡区别于原始动物性的一切新型活动都可以认为是文明的一部分。人类文明不等同于人类的共同追求,不同群体的追求可以逆向。奴隶主的形成,对奴隶是残忍的,对奴隶主则是有益的,相对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仍然是文明阶段的进步,封建社会的出现相对于奴隶社会也是一样。
文明的内核是什么呢?是人类对自身的改变。
从裸体到穿着,这是文明进步,但人的自由度在变小,身体的部分位置开始受到约束。穿衣,并不只是为了保暖,还包含适应人的精神感觉。母系氏族,父系氏族,原始公社,部落,都是人类受到管束的探索形式,因为有管束,才慢慢跟大自然中到处野跑的那个“人”区别开来。
从野生到共生,这中间必须加上一个“约束”。约束劳动,约束分享食物,再到约束两性繁衍,慢慢再过度到家庭、组织、社会和国家的形成。人类发展阶段不断提高,人受到的约束就越来越多,法律体系的不断进步过程,实质是人类脖子上的枷锁越来越多的过程。非常奇怪的是,这个枷锁增加的过程恰恰是人类文明所谓不断进步的追求。
今天,一方面,我们都在不断地宣扬自由民主,不断地吹嘘人性释放,另一方面,法律法规却在永不停歇地海量式增加。为什么会出现“约束自由”和“鼓吹自由”的真实倒挂局面?我认为这必须要落脚到人类文明的精神灵魂——洗脑。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一样。
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人类洗脑史,所有控制人类精神的文明产品都是洗脑剂,包括各类宗教、文学及政治产物等,没有例外。洗脑,不是一个贬义词,也是一个中性词。用更容易接受的词替换,也可以称教育。改变大脑的动物性思维模式,以期适应人类不断增加的创新活动。
中国的三皇五帝时期就有了战争,那时的部落首领们是如何让那么多人跟随自己打仗呢?当然是靠洗脑,强迫是洗脑的初级形式。原始的洗脑刺激条件是生存,一切可供食用的食物奖赏都可以成为鼓励部落成员拼杀的动因。到了奴隶制夏朝以后,法律、宗教、礼仪等精神产品逐步诞生,明确性、体系性的精神控制物就多了起来,无论统治者还是被统治者,“约束”变得越来丰富,不断丰富起来的新约束恰恰代表着人类文化的进步和文明的递进。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