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花木兰》——不必伪装成男人


  01

  —

  迪士尼真人版本的《花木兰》,我期待了很长时间,说实话,有点失望。

  怎么说呢?

  从视觉效果上看,还是没有跳出所谓“东方主义”的窠臼,仍是为了满足西方观众的猎奇心理和窥视欲而刻意营造的“中国”,是关于中国历史的西方想象和西方想象的中国风景的混搭与拼贴。

  媒婆(郑佩佩 饰)脸上的白粉有铜钱那么厚,一副古怪可笑的怪样子。皇帝(李连杰 饰)令人想起“傅满洲”。花木兰是北魏人,属于“南北朝”的“北朝”,导演却安排他们一家住在“南朝”版图内的福建土楼里,无疑,这是因为土楼更像一处“中国奇观”。

  情节的起承转合,也缺乏逻辑。

  无论是花木兰选择面对自己的动机,还是战友及董将军(甄子丹 饰)接纳花木兰女性身份的过程,抑或“女巫”(巩俐 饰)从花木兰的头号敌人到以生命为代价来帮助她的转变,都处理的太过潦草,这就使影片的核心情感浓度大大减弱。

  此外,刘亦菲(饰花木兰)也太柔弱了,缺少“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大将风度以及“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的厚重,始终是一个刚入伍的小女兵的样子,镇不住场子,其单薄的演技,也无法撑住人物,展现出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

  02

  —

  不过,话说回来,迪士尼这次对花木兰的改编,和其他版本相比,也有过人之处。

  花木兰的故事,之所以一千多年以来长盛不衰,因为它触及到了一个重要命题:男女平等。

  花木兰本是女娇娥,却做出了一番令大多数男儿郎都自愧不如的英雄事业,这令无数女性为之神往,连《红色娘子军连歌》里都有这样一句唱词:

  “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

  但花木兰故事的悖论却在于:花木兰固然是巾帼不让须眉,僭越了男权社会的女性规范,和男人一样投身大时代,共赴国难,忠君报国,成为皇帝和战友都认可的英雄豪杰,但她却是靠把自己装扮成男人来做到这一点的。

  也就是说,尽管她僭越了男权社会的女性规范,但却没有丝毫改变、甚至丝毫没有扰动这一规范,无论是在战友们眼里,还是在皇帝眼里,她都是一个“男人”。

  花木兰要等到战争已经胜利,和平已经恢复,一切都结束了,才恢复自己的女性身份: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在男权社会话语的压制下,女性甚至不能自证自己并不次于男性。

  豫剧名家常香玉演绎的花木兰,有一著名唱段《谁说女子不如男》,为许多女性津津乐道: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

查看余下52%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4条)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4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