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磊:支持反垄断,不支持“小市民式”的反垄断
(一)由头
拙文《阿里巴巴涉嫌垄断,我为啥不愤怒?》发表后,有人很不爽,质问我:
“资本垄断你居然不愤怒?难道你认为反垄断不对吗?你的立场站到哪里去了?!”
这个的质问铿锵有力,凸显出质问者具有不可置疑的“政治正确性”。
在“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中特制度背景下,反垄断不仅是必须的,而且也是非常迫切的,刻不容缓的。
否则的话,市场经济制度何以稳定,“决定性作用”何以维系?
所以,鄙人的立场,首先要与中特保持一致。
鄙人的立场不仅要与中特保持一致,还必须与马克思主义的逻辑保持一致。
马克思主义逻辑关注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反垄断”,而是“怎样反垄断”。
所以,明确了“怎样反垄断”,也就明确了鄙人的立场。
重温列宁有关垄断的论述,窃以为,能让我们在“怎样反垄断”这个问题上保持头脑清醒。
(二)垄断的手段
关于垄断的手段,列宁是这样说的:
“单是看看垄断者同盟为了这种‘组织’而采取的种种现代的、最新的、文明的斗争手段,也是大有教益的。这些手段有:(1)剥夺原料(“……强迫加入卡特尔的主要手段之一”);(2)用‘同盟’方法剥夺劳动力(即资本家和工会订立合同,使工会只接受卡特尔化企业的工作);(3)剥夺运输;(4)剥夺销路;(5)同买主订立合同,使他们只同卡特尔发生买卖关系;(6)有计划地压低价格(为了使‘局外人’即不服从垄断者的企业破产,不惜耗费巨资,在一段时间内按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商品。在汽油工业中就有过这样的例子:把价格从40马克压到 22马克,差不多压低了一半!);(7)剥夺信贷;(8)宣布抵制。”
100多年前,列宁为我们描述了资本垄断的种种手段。
在今天,这些手段依然是资本垄断最普遍、最常用的手段。
对比一下阿里巴巴们的种种垄断手法,真是令人感慨万分: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三)金融化的后果
关于垄断主体,列宁是这样说的:
“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这样的程度,商品生产虽然依旧‘占统治地位’,依旧被看做全部经济的基础,但实际上已经被破坏了,大部分利润都被那些干金融勾当的‘天才’拿去了。这种金融勾当和欺骗行为的基础是生产社会化,人类历尽艰辛所达到的生产社会化这一巨大进步,却造福于……投机者。”
100多年前,列宁为我们展示了金融资本做强做大的历程。正如列宁引用希法亭的话说:“金融资本要的不是自由,而是统治。”
对比一下阿里巴巴们的发迹史,垄断主体的强势在中国也同样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