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慎明:实践已证明十月革命道路的正确与伟大
本文发表于2016年6月15日的《光明日报》,作者李慎明。时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与十月革命100周年所作。今天(4月22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的诞辰日,今年又迎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为此,我们重发此文,以为纪念。
今年(2016年)是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是苏联和苏共消亡25周年;明年是纪念十月革命100周年。在此时刻,认真总结十月革命的经验,结合汲取苏联亡党亡国的教训,对于加强我党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应当不无裨益。
近100年来,对十月革命是好得很还是糟得很的争论从来就没有止息过。“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相对来说,当社会主义处于兴盛之时,连法西斯希特勒也要把自己称之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处于低潮了,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便对十月革命造谣、诬蔑、攻击。受此影响,对十月革命误解的人也会多起来。但历史事实和科学真理的本身并不会因骂声高低多寡而改变。
十月革命有着科学的理论基础
有人说,十月革命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原教旨主义。有人还说,十月革命是一个偶然事件,是个“早产儿”,不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因而导致了后来苏联的亡党亡国。
马克思恩格斯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生产日益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对抗性矛盾出发,得出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历史总趋势。这里讲的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原因和历史的必然趋势,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此同时,他们根据当时的情势,又对社会主义革命发生的时间、地点等做出过预言,这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具体结论。比如,恩格斯在1847年10月底至11月写成的《共产主义原理》中指出:“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而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即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共产主义原理》是恩格斯受托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纲领的初稿,恩格斯本人并不满意,后被他在1847年12月—1848年1月间同马克思起草的《共产党宣言》所代替,而《共产党宣言》中没有再使用“同时发生”的提法。在这以后他们也再没有重提无产阶级革命同时发生的设想(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的注62)。恰恰相反,在1848年革命,特别是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恩格斯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向世界的东方,特别是俄国。他们认为在19世纪80年代的俄国“已是欧洲革命运动的先进部队了”,说“只要俄国一发生革命,整个欧洲的面貌就要改变。”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