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慎明:王震将军和他的故里
原编者按:
2021年是我们党的百年华诞。4月11日,是王震将军的生日。为此,我们今天特刊发曾任王震同志秘书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李慎明研究员《王震将军和他的故里》一文,以表达我们的怀念和纪念之情。
文中真实地记录了王震将军和他的故里、乡亲来往的点滴,将一位“热血沸腾、奋斗不息”,又“实在可敬可爱”的全心全意想着人民、为着人民、护着人民的“革命者”质朴又光辉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碧绿的禾田接着碧绿的禾田,1965年早稻大丰收的征兆,在湖南省浏阳县的大地上袒露。禾田里,散落着中耕、施肥的劳动人群。
一个年轻人正边哼小曲,边撒石灰肥。他腰板得绷直,象名正在接受将军检阅的兵士。从畚箕里抓起石灰,顺手一扔,石灰粉随风飘散开去,散落在禾叶上,禾心里。
没料到,倒真有人在检阅这名兵士哩。
一辆小轿车“嗤“的一声,停在公路旁。车上下来一位年近六旬的长者。只见这位长者将裤管一挽,鞋袜一甩,趟进水田,朝施撒石灰的年轻人走来:“喂,小伙子,你休息一下,我帮你撒上一会儿。”这位长者从年轻人手里接过畚箕,弓下腰,顺禾垄,将一把石灰粉顺风施入禾苗的根内。
“四月八,冻死鸭。”湖南暮春的稻田水,依旧扎骨地凉。长者端着三十斤重的畚箕,一直撒完。年轻人看着长者熟练的撒灰动作,心里既喝采更发毛:哎呀,我站着施肥,只晓得舒服了自己的腰,不顾苦了队上的禾。小车里下来的大小都是个官,这顿克冒(没)得跑喽!
“我说伙计,你把石灰撒在禾叶上,那还不把禾苗烫蔫了?我帮你撒这一畚箕,就这样做,晓得了吧?”长者和蔼地望着年轻人。
年轻人满面通红:“晓得,晓得!”小轿车远去了,年轻人还在纳闷:“不晓得哪里跑来这老先生?”
同田里劳动的有人认得,告诉年轻人:“他是王震将军!”
啊哟,大名鼎鼎的王震将军呀!好普通好平常的人哩!
王震出生在浏阳县北盛区马战村,因家境贫寒,少小离家,外出谋生,在长沙铁路上参加革命。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他先是流亡武昌,接着南返故里,带领家乡人民举起了反抗的刀枪。1930年9月,遵照毛泽东同志的指示,他带领浏北游击队的部分成员离开家乡,赴湘东组建独立师。从此,他转战湘鄂川黔边区,挥师北上抗击日寇,领导著名的南泥湾大生产,南下北返,保卫延安,挺进新疆。戎马倥偬,战事纷繁,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出生入死,仅能在枕戈待旦的梦境里与故园相聚。解放后,他历任新疆军区代理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铁道兵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国务院农垦部部长,政务缠身,日理千机,为保卫和建设新中国而霄衣旰食,几次欲踏归乡路,又几次按捺归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