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之:当下最要“舍得”的是教育市场化——叶圣陶和《倪焕之》的悲喜剧

2021-05-08 5649 0
作者: 宪之 来源: 红歌会网

  《小舍得》热播引争议,本来就是个难解话题,能用声像语言把这全个社会关注而又困惑的难题摆出来,紧贴现实,该点个赞。

  应试教育,残酷竞争,千军万马独木桥,五花八门的补课,孩子难于承受之压,竞争下家长心理的扭曲……都能感受到,艺术地集中表现一下,也是以声“呐喊”,加大社会关注力度,也就难为它了。

  怎么解决?行政限止,摇号抽签,良知呼唤,素质教育……隔靴搔痒,不着肯綮,剧中给出的大团圆结局,不过是一碗廉价的心灵鸡汤。

  1

  反思需追根溯源,回望“初心”——我们的教育是干什么的?

  回望这一话题,经历过两个时代的人,会感到恍若隔世。

  毛泽东时代的教育:

  教育要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要与劳动生产相结合。

  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

  少而精启发式,课程太多学了无用,反对片面追求升学率,小学生强调健康第一,初中生尽量不布置课后作业……

  当下的教育宗旨,下面一段报道较《小舍得》更简洁明快:

  这时只见校长急步走上前,失却了他一贯的微笑。站定后,他扶了扶眼镜,问:“同学们,马上高考了,你们,我说的是你们,你们今后是愿意穿皮鞋还是穿草鞋?”

  “穿皮鞋!”台下异口同声!

  “对,穿皮鞋!”校长伸出右手在空中挥舞,久久不肯放下。“高考,就是决定你们穿皮鞋或者穿草鞋的时候了。同学们,你们肯定是想穿皮鞋,而不是穿草鞋……”

  《小舍得》家长们苦心积虑竞争拼杀的目的,可以归结为三个字——“穿皮鞋”!

  培养目标,教育方针,通俗直观的准确表述。

  北大教授的话叫“精致利己主义者”,哲学点叫“先富起来”。

  当然指的是尖子,学霸、翰林、金牌,他们未来的“皮鞋”,是绿卡买办、高官富豪、明星大腕儿……治人而不治于人者也。

  白领、小资、北漂、996、外卖小哥、快递分发……则等而下之。

  越来越多的被淘汰的劣者,连草鞋班也够不上的,社会为他们设计的,是农民工、保姆、留守、性服务……

  残酷竞争,优胜劣汰,丛林式生存,把全社会投入资本的熔金炉,生存竞争的绞肉机。

  夏欢欢和颜子悠们所展示的,就是普世设计下的“人性”和“自由”的解放。

  扭曲,百分之百的扭曲!

  欧文和傅立叶时代,早就深入批判过的扭曲,百年后倒成了宝贝,转型接轨竭力追逐的宝贝。

  2

  当下的教育状况,不光与毛泽东时代格格不入,即使民国范儿年代资产阶级的教育改良,在他们面前也显得“极左僵化”。

查看余下6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