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东屏:香港,深圳和广州的宗教活动

2021-05-09 6880 0
作者: 韩东屏 来源: 淮左徐郎

  二零一八年夏天,我参加了美国亚洲联合会组织的香港,深圳,广州,印度的宗教与社会的考察学习活动。这个活动一共二十一天。第一站是香港,第二站是深圳,第三站是广州。第四站是印度。

  我以前到过香港两次。一次是到香港参美国中国历史学会在香港浸会大学的学术会议。第二次是参加美国富布莱特基金赞助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参观考察活动。当时我是十五个美国教授中的一位。我们在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厦门,汕头,东莞考察了二十多天。那一次,主要是考察当地的工业活动为主,去的地方都是工厂和学校。这次我们住在香港大学,除了听课外,每天有一个香港大学的研究生,带我们去各种宗教场所去参观,感受,当地的宗教活动。因为这个缘故,这次对香港社会的了解比以往多一些。

  香港的宗教多元化

  香港宗教教派非常多元。我们参观的第一个宗教场所,就是位于香港中环的圣保罗大教堂。这座大教堂的是香港华人基督教团体跟香港殖民当局协商获得土地,于一九零九年建成的。教堂的建筑很宏伟。我们先跟一个退休白人老牧师进行了交流。这个白人牧师大概有八十多岁。已经退休,现在被教堂聘来整理教堂的档案。他八十年代初就到中国的南京活动,在那个时候就跟我们这次的活动的组织者格兰夏伟相识。所以这次就理所当然地请他给我们介绍圣保罗大教堂的历史。圣保罗大教堂是香港的地标性建筑,所处位置优越。所以信众很多。来做礼拜的人,有几千人。同时有英文和汉文的布道。

  在档案馆跟那个退休的白人谈过后,我们又来到教堂,听教堂的林牧师讲解教堂的历史。林牧师已经过了退休年龄。一般人六十退休,香港的教会允许牧师工作到七十。他给我们讲了教堂的建筑风格,历次扩建的情况,资金来源等。还赠送我们每人一册印刷精美的圣保罗大教堂的画册。因为书很重,我们还要旅行就留在了香港大学的宿舍里了。

  我们参观的第二个宗教场所是一家印度教的会所。这个会所在一个不起眼的居民楼的五层。原先曾经是一个小餐馆。现在改建成一个宗教场所。我们乘坐电梯到达后,看到里面有两个年长的印度妇女在用鲜花编制花环。他们崇拜的神是印度教的女神科瑞斯那,每天晚上的礼拜,要给女神换上新的花环和新的衣服。他们说女神工作了一天也需要换衣服,休息。墙上挂着关于科瑞斯那小的时候的绘画,还有她跟姐姐,情人在一起的画像。还有显示科瑞斯那神通的画像。还有一个七十多岁印度男子的照片。据说这个男人就是这个教派的创始人。他本来和常人一样,结婚生子。但五十多岁的时候得道,离家创办了这个教派。他本人在世界各地传教,他的信徒在世界各地创办他的会所。很像今天的跨国公司。

查看余下9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