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平邦:“新香港人”的出现与香港命运的巨变
2021年4月8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出席立法会行政长官答问会时表示,《2021年完善选举制度(综合修订)条例草案》若得到行政会议同意,将于3月14日提交立法会,加开会议进行首读。这份草案非常丰富,涵盖修订《行政长官选举条例》《立法会条例》《选举管理委员会条例》《区议会条例》《选举(舞弊及非法行为)条例》5条主体法例及相关附属法例,也包括更改立法会换届选举日期等。
说到这里,我们需要给大家科普一下香港的“三读”程序。
在西方国家,“三读”制是资本主义国家议会审议和通过议案(主要是法案)的一种程序,最早起源于中世纪的英国,后被美国、联邦德国、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亚等许多国家效仿,并逐渐普及。西方议会的"三读"一般都是在议会或两院制中的某一院全体会议上进行的。在“三读”制中,“一读”一般只宣读法案题目和要点,而后进行议案登记,交某委员会审查;“二读”法案全文及有关委员会审查结果的说明,进行大会辩论,逐条审议并提出修改意见;“三读”原则上只做文字上的修正,而不再进行实质内容的修改,并由议会进行正式表决。
可以说,此次《2021年完善选举制度(综合修订)条例草案》的首读——即“一读”,是香港选举制度完善的第一步,更是一国两制体制在香港进一步完善的开始。
笼罩在废青黑暴之下的曾经的香港
最近几年来,港独势力一直在不断搞乱香港,无论是占领中环、攻击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打砸商铺、焚烧地铁和国旗,或是占领中环、港大,简直就是无恶不作,罄竹难书。
说到这些港独曱甴,我们不能不提一提香港独立这种思想的形成原因。在我们看来,港独思想的形成主要有三大原因:
第一个原因就是存在利益纠纷。大家都知道,大陆是禁止公务员及其近亲属经商的,但在香港则不同,从1990年开始,随着当时港英政府允许高层官员相对自由地向私营机构流动,利益冲突现象开始在香港的高层公务员中逐渐增多,尤其是高级公务员退休之后的工作应聘现象屡见不鲜。据统计,1997年就有70名前政府高级公务员申请建立顾问或咨询公司。香港回归之后,香港政经环境的变化导致公务员人员构成和管理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本土的高级公务员在退休后会倾向于受雇于私营机构,这使得公务员退休管理面临很大的挑战;与此同时,香港特区政府曾一度致力于推行私有化为导向的新公共管理变革。与之相对应的正是两种最为典型的利益冲突形式:其一是延后利益,即公职人员在退休或离任之后去私营机构工作以换取曾经在担任公职时交换利益获得的好处;其二是在私有化运动下,公职人员利用公共服务外包或其他机会寻求私人利益。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