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再论马克思主义与货币
前不久我写了《马克思主义与货币》一文,指出我国自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国家,但是,经济学界和经济机关的领导人却不学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不懂什么是货币,批评了容忍所谓比特币、狗狗币的买卖等。最近张光宇同志发表了《评迎春的<马克思主义与货币>》(以下简称《文章》),否定马克思有关货币的理论,因此有必要再论马克思主义与货币,兼答张文。
一,货币是金(或银),人民币是货币符号,不是货币
《文章》说:“可见,人民币纸币就是货币。”“以上作者所谓的马克思有关货币是金银的理论,是没有事实根据,不符合实际的非科学的理论。”作者只凭人们看到的现象,就否定马克思关于货币的理论,是错误、轻率的。
《文章》还说:“人类科学技术不管怎样发展都不可能发现对象事物具有一种叫作价值的东西。因为一切事物本身都没有价值。价值是主体根据自己思想意识认识到的利害关系评判对象事物具有的正面意义。既然一切事物本身都没有价值的质或属性的存在,一切事物本身也就没有什么价值的量的存在。”“根据一定数量的一种商品与一定数量的另一种商品相等的数学方程来进行分析和抽象及其得出的结论是不正确的。由此断定货币是一般等价物也是错误的。”“纸币同样能用来相对地换算和衡量社会、组织或个人生产和拥有的财富的多少,用来标识商品的价格。但不是价值尺度。因为包括产品在内的作为财富的对象事物上和对象事物中,根本就没有价值的存在,从而在人的头脑外在,根本就没有作为财富的对象事物的价值尺度。
什么叫“贮藏手段” ?纸币制度下的银行存款,还有各国的外汇储备是不是“贮藏手段”?
什么叫世界货币? 纸币制度的美元、欧元、日元和人民币是不是世界货币?”等等。
上述摘要表明文章作者根本没有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不懂什么是价值,不懂货币,不懂什么是生产关系,却敢于直接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胆子够大!
事物有现象与本质的区别,人们的感觉与科学的理论不同。马克思关于货币是金(或银)的理论,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是科学理论,不容否定。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章中,专门讲了“价值形式”的发展历史:A,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C,一般价值形式;D,货币形式。货币是金(或银),就是从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中抽象出来的,是对人类社会几千年商品经济发展的抽象概括,是商品经济发展历史在理论上的再现。马克思得出:金(或银)是货币,是通过对商品经济发展历史的详尽研究而概括出来的科学理论,揭示了货币的本质和活动规律,不能只凭经济现象加以否定。
价值=“价”“值”=劳动创造的总“价”额/总人数,算出的人均“值”=劳动生产率。
社会主义的作用是给资本主义经济的贫富分化开环加以同类人力资本投入购买力公平互济闭环的。
价值=“价”“值”=劳动创造的总“价”额/总人数,算出的人均“值”=劳动生产率。
社会主义的作用是给资本主义经济的贫富分化开环加以同类人力资本投入购买力公平互济闭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