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新生:波罗的海的立陶宛为了增加知名度不择手段
【立陶宛外长兰茨贝尔吉斯。图源:立陶宛国家广播电视台】
立陶宛本届政府在提高知名度方面无所不用其极。白俄罗斯已经出手,迫使飞往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的飞机降落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机场,飞机上的白俄罗斯反对派领袖已经被白俄罗斯缉拿归案。今后立陶宛要想经过白俄罗斯,恐怕非常困难。立陶宛这是何苦呢?
人口300万的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立陶宛对外宣布,将退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机制,并且公开指责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合作机制分裂欧洲联盟。他呼吁欧洲联盟采取一致行动对付中国。
2021年5月20日,立陶宛议会通过决议,声称新疆实施种族灭绝,将对中国实施制裁。2021年3月,立陶宛宣布将会在2021年底在中国台湾设立“经济代表处”。种种迹象表明,立陶宛为了眼前的利益,很可能会继续恶化与中国的关系,甚至有可能会与台湾民进党执政当局建立所谓的“邦交关系”。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是因为立陶宛国家正面临严峻挑战。重大疫情导致欧洲许多国家经济陷入停滞,那些依靠旅游产业发展的国家,由于游客减少,国家经济彻底崩溃。一些国家试图采取机会主义的策略,利用国际关系中出现的问题,谋求更多的商业利益。
立陶宛是一个典型的波罗的海沿岸“袖珍国家”。这个国家能见度相对较低,在国际社会几乎没有存在感。但是,由于属于欧洲联盟成员,因此,欧洲联盟制定方针政策不得不考虑立陶宛的立场。这就使得立陶宛认为,只要加强与欧洲联盟的联系,布鲁塞尔官员们一定会投桃报李,帮助立陶宛摆脱困境。
正因为如此,立陶宛一方面在军事上加强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合作,邀请美国领导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立陶宛举行大规模的军事演习,试图通过发展“军事演习经济”支撑本国财政,另一方面,通过所谓意识形态外交,博取布鲁塞尔官员的好感,以便在欧洲联盟获取更多的话语权。
早在2018年11月,立陶宛总统就曾经访问中国,盼望与中国建立经济合作关系。立陶宛国内对这次访问高度重视,并且认为总统访问取得了成功。可是,随着重大疫情的蔓延,立陶宛经济越来越令人感到悲观。立陶宛希望得到欧洲联盟的支持,因此,在欧洲联盟有关指责中国的决议表决时,立陶宛总是表现得异常活跃。
对于波罗的海沿岸的弹丸小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采取机会主义的外交路线,中国给予充分理解。可是,立陶宛变本加厉,试图通过恶化与中国的关系,并且强化与中国台湾的关系,获取更多的利益。立陶宛经济与创新部门负责人明确表示,立陶宛将扩大与台湾的关系。所有这些信息充分说明,面对国内严峻的经济形势,立陶宛试图通过调整外交政策,获取不正当利益。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