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华:学子毛泽东奇友之九 ——罗学瓒
【编者按】毛泽东在湖南一师读书期间,不是那种孤独清高、孤芳自赏的迂腐书生,而是一个广交天下奇杰的热血青年。在他看来,人不可能单独一个人取得成就,交结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奋斗,是至关重要的大事。他不但重交友,更为特别的是交友之奇,朋友间不谈金钱,不谈男女之事,不谈家务琐事,只愿意谈论人的天性,人类社会,中国,世界,宇宙!他认为,这样的人不在官府庙堂之上,也不一定在自命不凡的精英圈子中,那些一无所有的贫寒学子,那些被看不起的下层百姓,往往隐匿着一些非常之人,能做非常之事,能创非常之业。一师毕业时,毛泽东周围真地聚集起一批奇友,看起来无特别之处,但却个个胸怀远大,有救苦救难、救国救民之志。这些年轻人虽然人生道路各异,却以改变中国和世界的伟业永载史册。
为庆祝建党百年,我们连载昆仑策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王立华同志著作《一师毛泽东要为天下奇》中“交奇友”部分内容。该系列文章内容精彩、领悟独到,既可从中学习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历史,也可得到刻骨铭心的事业人生启迪。已发第一至八篇(见文后【相关阅读】),此为第九篇。
学子毛泽东奇友之九——罗学瓒
【罗学瓒(1893-1930.8.27)】
罗学瓒,号云熙、荣熙,个子不高,身体粗壮,平时说话不多。
他与毛泽东有若干个相同:同是湖南湘潭人,同是1893年12月生,同是来自山区农民家庭,一同考入第四师范,一同转入第一师范,一同编入一师8班,一同在师范学习5年半毕业。还一同创建了新民学会,一同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信徒,同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他们最大的不同是:罗学瓒壮志未酬身先死,而毛泽东则奋斗到胜利,把共同的伟大信仰和事业推到极致。
两人深交而成挚友,起于交换阅读日记。
罗学瓒曾说,自己重科学而不好诗词,但关于他少得可怜的史料中,最醒目地却是20余首诗词,且多为学生时代抒怀明志之作。他有一首自勉诗写于1916年3月28日,诗前有一句说明,书此以为异日遇艰难时之反省也。全诗8句,内容如下:
不患不能柔,惟患不能刚;
惟刚斯不惧,惟刚斯有为。
将肩挑日月,天地等尘埃;
何言乎富贵,赤胆为将来。【1】
着眼未来的艰难看人生,这是一个出奇的自勉角度。
前4句,写对奋斗原则的透悟,核心是一个“刚”字,至深,至真,至切;后4句,表达了超凡脱俗的志向,肩挑日月,视天地若无物的气概,至大,至高,至远。
毛泽东读后赞叹不已,兴奋地说找到了知己。罗学瓒也在家信中说,毛泽东是敦品励学之人,和他朝夕相处时有受益。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