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华:学子毛泽东奇友之五 ——萧子升


1.webp (27).jpg

  【编者按】毛泽东在湖南一师读书期间,不是那种孤独清高、孤芳自赏的迂腐书生,而是一个广交天下奇杰的热血青年。在他看来,人不可能单独一个人取得成就,交结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奋斗,是至关重要的大事。他不但重交友,更为特别的是交友之奇,朋友间不谈金钱,不谈男女之事,不谈家务琐事,只愿意谈论人的天性,人类社会,中国,世界,宇宙!他认为,这样的人不在官府庙堂之上,也不一定在自命不凡的精英圈子中,那些一无所有的贫寒学子,那些被看不起的下层百姓,往往隐匿着一些非常之人,能做非常之事,能创非常之业。一师毕业时,毛泽东周围真地聚集起一批奇友,看起来无特别之处,但却个个胸怀远大,有救苦救难、救国救民之志。这些年轻人虽然人生道路各异,却以改变中国和世界的伟业永载史册。

  为纪念建党百年,我们连载昆仑策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王立华同志著作《一师毛泽东要为天下奇》中“交奇友”部分内容。该系列文章内容精彩、领悟独到,既可从中学习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历史,也可得到刻骨铭心的事业人生启迪。已发第一至四篇(见文后【相关阅读】),此为第五篇。

  学子毛泽东奇友之五 ——萧子升

1.webp (28).jpg

  【萧子升(1894.8.22-1976.11.21)】

  萧子升,字旭东,后改名萧瑜,湖南湘乡人。毛泽东给他起的外号叫“萧菩萨”,大概是形容性格好,待人和善,温良睿智,像菩萨一样。

  他出身书香世家【1】。曾祖父是位举人,任过知县,还在曾国藩家当过家庭教师;祖父壮年投笔从戎,曾随左宗棠出征新疆;父亲一生从事教育,是湘乡著名教育家。他自己也是一个奇才,3岁入家塾,8岁学做诗词对子。一次,父亲在月光下给他出诗题“书斋赏月”,他竟能联想幼儿时看月的情景,写出一首绝妙好诗:

  当年摇篮里,望月最相亲;

  今夜书窗下,月似故来人。

  萧子升在东山小学读书时,有位新科举人来校督学,要找学生谈话。老师把他叫来介绍说,这个小学生是我们全校鹤立鸡群的一只鹤。那位举人督学听后,便当面让他联对。

  他命上联:

  鹤立鸡群

  萧对下联:

  牛随骥尾

  举人问:何故对此句?萧子升回答说:老师常自称是“认途老马”,我是笨牛追随之意。因而,赢得大家一片喝彩。

  萧子升比毛泽东小8个月,在一师的年级却高出3届。他们都是1911年到长沙,萧子升直接考入一师,1915年秋毕业,而毛泽东却是两年后考入一师,1918年夏毕业。他们同学两年多,结成一对儿最亲密的朋友,友情延续了十几年。杨昌济老师最得意的3位弟子就是萧子升、毛泽东还有蔡和森。他们3个志趣相投,人称“湘江三友”。杨昌济认为萧子升“重深思”,常给他的试卷打满分,有时还要再加5分。后来,不到30岁的毛泽东和蔡和森就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年纪轻轻的萧子升则成为国民党高官。再后来蔡和森牺牲了,毛泽东浴血奋斗建立了新中国,而萧子升却追随蒋介石去了台湾,继而辗转法国,最后又客居在南美乌拉圭,以教书著书为业。

查看余下8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