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华:建议把电影《守岛人》列入党课、团课 和学生修养基本教材
如何评价《守岛人》这部电影作品呢?
这是中国进入伟大新时代应当出现的与时代相适应的精品力作,这是一部通过演绎共产党员的忠诚和奉献向建党百年盛典献礼的电影巨片,这是艺术高度和思想深度远超那些西方大片的艺术经典,这是一部催人泪下、发人深思的电影教科书。陈力导演不但表现了坚定的人民立场,火热的红色激情,还以高超的艺术创造能力,把握时代特点的纯美电影语言,把一个守岛人真实的动人事迹,拍出了跌宕起伏的情节,排山倒海的气势,拍出了经典大片的视觉冲击、灵魂震撼和思想永恒。她创作的多部影视作品,不光老同志爱看,大量年轻人也爱看。曾与一些时尚的年轻人交流,在看过《古田军号》《血战湘江》之后,他们说陈力的电影好看,比美国大片好。
这部《守岛人》,把我们看得感动不已,泪流满面。忍不住要提一个建议:有关部门能否发文,让党团员们都看看,让学生们都看看,让党政军机关和特别是各级领导都带头看看,作为党课、团课和学生人生励志教育的影视教材。如此好的红色教材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是不应该的,不能让个别资本的意志和偏好决定我们的电影市场。我们的管理体制,是市场决定作用和政府更好作用,即使作为单纯的文化产品,党和政府也需要对优秀作品发挥更好地推广作用。有的影片票房高,很多地方是作为党课去看的,向《守岛人》这样反映真人真事的精品,更应当得到更好的重视和推广。
因为,这部电影是真善美的高度统一,在“五个美”中构筑起三个“高地”。
一是美的故事。在市场经济的大潮涌来时,主人公在一个远离人群的海上孤岛为国坚守,从80年代初开始,不懈奋斗了几十年直至生命结束,远远超越了《老人与海》中人与自然博斗对世人心灵的震撼。
二是美的悬念。在孤岛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如何打发那种寂寞无聊的日子?但这部电影却演绎的矛盾和悬念不断,始终把人心揪得紧紧的。先是,王继才下不下岛的纠结,因为前面的人没过几天就走了;再是,花儿上不上岛的纠结,本来有体面的教师工作,那种斗争,那种不舍,那种牺牲,最后义无反顾地上岛陪丈夫;再是,孩子大了上学的纠结,献了青春献子孙,一个接一个的矛盾冲突;另外,不光展现自我内心的灵魂斗争,还有人与恶劣自然的斗争,好人与坏人的斗争。当时,有些人走私发大财了,如福建的赖昌星等,守岛人与走私犯的殊死斗争中,全家都受到死的威胁,但他还是坚守并胜利了。在那些动人的电影情节中,高尚战胜流俗,美的战胜丑的,正义战胜邪恶,给人美的震撼、洗礼与升华。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