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南:作家方方有个弟弟吗?北大教授《纽约时报》旧文火了!

2021-07-16 12859 0
作者: 司马南 来源: 红歌会网

  今天是7月15日,星期四。昨天晚上有一个朋友突然跟我说了一句话,问我知不知道方方还有个弟弟,我说我只是对方方日记里写的那些观点有一些评论,但是对他们家的事我没有兴趣了解。我这个朋友说方方这个弟弟是北大法学院教授张千帆。

  张千帆这个人我听说过,据说去年方方写日记那会儿他还在《纽约时报》上面发文章呼应了方方,而且大爆。如果说张千帆写这种抨击中国的文章,我不觉得奇怪,但你说他是方方的弟弟我就有点不信,为此我这位朋友还特地把这篇文章找来给我看了,没想到还真有这回事,这姐俩太像了。

  《纽约时报》一年前刊登的北大教授张千帆的旧文被“挖坟”了,但张千帆这篇文章现在完全可以拿来作为一个新的相声段子讲,有意料之外的喜剧效果。

  这篇文章开篇就居高临下地讲共性的问题,开门见山地说:病毒谁身上都有,为什么有的人得病,有的人却安然无恙?这是因为不同的人抗病毒免疫力不同。危机的种子哪个国家都存在,为什么有的国家有惊无险、顺利化解,有的国家却会酿成重大公共事件乃至社会政治危机?这是因为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制度化解和应对危机能力不同。

  到底是北大法学院教授,这句话说得对,我都赞成,这话登在美国《纽约时报》中文网上我也赞成。如果只到这儿的话,张千帆这篇文章也不会被人拿出来和方方挂起钩来。

  《纽约时报》中文网2020年2月11日发布的这篇文章现在被网民拿出来调侃也没什么,你偏偏起了这么一个标题——《防治病毒,中国需要宪政民主》。那时候武汉最先爆发疫情,《纽约时报》中文网在官方推特账号上分享这篇文章时,特地从结尾选出那段话,作为“点睛之笔”,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当初的中国疫情冷嘲热讽,给中国开“民主”之药方。

  可一年多以后回看,《纽约时报》精心挑选的这段话,怎么都像是对美国等国家抗疫失败的莫大讽刺。作者当时阴阳怪气的“有的国家”的写法,竟成了“神来之笔”。当时他写“有的国家”的时候心里想的是China,现在却变成了America。

  《纽约时报》中文网经常把一些他们认为可以对中国的政治制度构成挑衅的文章,或者是诋毁中国共产党的文章推出来。但是现在形势变化得很快,《观察者网》发现,这一年多,随着国内高效将疫情结束,而美、印和许多西方国家却陷入一波又一波的新冠“泥淖”。因此,陆续有网友“带着洛阳铲”来“挖坟”,甚至有网友直接在网上“打卡留念”,讽刺这篇文章的内容。

  2020年9月网友考古并发表评论说“此时美国确诊人数600万左右,中国已经全面复工。”而春节期间,网友评论“美国已经2750万累计确诊,48万死亡。”有网友称赞《纽约时报》“了不起,发表中国教授的文章居然能预测美国与印度!”把美国和印度的状况描绘得这么生动、鲜明。

查看余下6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