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南:宣称“大多数人是没用的”,吴晓波的精英观让人细思极恐
今天是7月10日,星期六。有个词叫精英,这本来是个好词,但是好词如果被过分标榜也会产生一种复杂的影响。近日,吴晓波做客《财新时间》,虽然谈的是知识付费和社群经济,但是他的一番“精英论”让很多人大跌眼镜。
吴晓波在节目中非常傲娇地自称是精英主义者,认为社会上大多数人都是无用的,因为世界不需要那么多人同时思考那么多问题。他认为自己针对的用户群体都是少数人,全国也就几十万人,屌丝不在自己服务范围之内。
有人认为是不是他的话被断章取义了,认为像这么混账的话不可能是吴晓波说出来的,于是对他的话进行了仔仔细细的分析,但事实是吴晓波的原话确实不太合适。
吴晓波原话是这么说的:“我觉得人大部分都是无用的人,我是个挺精英主义者的人,我认为这个世界不需要那么多人,去同时思考那么多问题;我认为可能还是蛮少数的人,可能全国一年就几十万人吧,我就懒得破圈,我这几十万人服务好就挺好了,然后你愿意来你就进圈,我也就不出去了;崇尚商业之美、乐于奉献共享、反对屌丝文化,(如果)你认为商业是件很肮脏的事情,赚钱这件事情是一件侮辱我的事情,你赶快走,千万别来,你认为我就是个屌丝,你也别来,我们认为不需要这样的人。”
这番言论确实令人震惊,并引发了公众的声讨,胡锡进也发文批评其精英言论。胡锡进认为,必须反对这样的精英主义宣言。一个人和一个公司可以面向特定的服务人群,商业成功包含了越来越强的分众化逻辑。但是这样的商业策略应当就事论事,局限于商业本身。扩大对这样商业模式的解读,由此总结说社会上的大多数人都是无用的人,因为世界不需要很多人同时思考那么多问题,这太粗暴了,对普罗大众来说太刺耳了,任何社会精英都没有权利这样凡尔赛,增加社会的不公平感。
胡锡进还说,精英都经过了努力,但他们同时也都是幸运的。这个社会上有无数人都在努力,但是精英们得到了更多回报。精英们应该带着一颗感恩、谦逊的心面向公众,切不可真的以为自己高人一等,赋予自己藐视大众的权利。
胡锡进称:“我相信中国的大多数精英不是这样的。做事先做人,大多数成功者不仅勤奋,而且深谙尊重他人、保持敬畏之心的重要。傲慢和轻视他人通常是成功的最大敌人。我希望吴晓波是一时没有表达好自己,错用了说话的语境。因为我感到困惑的是个人如果带着这样的价值观,怎么能够写出感动了很多人的《激荡三十年》。”
胡锡进这是给他找了一个台阶下,说他是错用了语境,他应该保持敬畏心,应该感恩自己很幸运等等。老胡说的是对的,我赞成老胡的说法,但关于这事儿吴晓波到目前为止都没解释,他可能是认为不需要解释。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