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义:1983年——一页不该永久误读下去的历史


1.webp (23).jpg

  先讲这样一则故事,我的老首长、共和国开国上将李聚奎,曾经是井冈山的红一师师长。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党中央任命他当了国家石油部部长,这个打了一辈子仗的工农干部,从此开始为国家开创油田的石油生涯。

1.webp (24).jpg

  【共和国第一任石油部长李聚奎】

  但是1959年,当诸如大庆油田那样的大油田眼看最后一搏就要出油的时候,党中央一纸命令,又要李聚奎重新穿上军装回到总后勤部工作。但是,让他遗憾的是,刚刚离开油田不久,油井就开始出油喷油了,这对国家来说是天大事情。很多人觉得这因该有李聚奎大部分功劳。但是,改革开放以后,人们表述这段历史时却常常遗忘了他,包括近些年拍的电影电视剧,几乎连我这个老首长的名字也不提了。好像他的继任者一下就能打出一个石油金娃娃似的,于是人们渐渐不记得还有李聚奎这样一段带领石油工人战天斗地的历史了。

  但是,李聚奎那一代老革命家早已离开人世,他们即使在世也不可能因为这些问题计较的。但是,对待历史,我们起码要有唯物主义的态度,要实事求是。

  这对某一个具体人,某一个事件,尚可以理解和原谅,如果叙述国家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如果被误读,那就影响大了,就难免会误读了历史,给后代造成对历史错误解读和理解。

1.webp (25).jpg

  【2021年4月15日,金华婺城区罗店镇西吴村90岁的吴小弟老人展示1960年毛泽东主席视察双龙水电站,时为水电站值班员的他作现场讲解的珍贵照片。(图源:金华新闻网)】

  我就想给大家说说关于1983年的故事。

  什么是1983年的故事?1983年,是全国实行分田单干和包产到户的标志年。比如现在人们常常说的一句话,中国人什么时候吃饱饭了,什么时候,那就是改革开放以后,才算吃饱了肚子。这个话其实没错,但有些学者在叙述这段历史时发表讲话,却把有些话强调到了很不适当的程度,比如说什么“要吃粮,找什么阳”“要吃米,找什么里”,什么“一分就行,一包就灵”,将单干和包产到户,强调到了神话的程度,说成了灵丹妙药,到底是不是这样呢?

  最近,著名学者司马南做了一期谈话节目,我认为讲的非常好,对他的话我非常赞同。司马南引用国家年鉴和重要档案材料还原了1983年的真实的历史,证明对于1983年在这件事上我们确实误读了,并且误读到了完全不合于历史的程度。他经过大量调研和考证后认为,说什么1983年分田单干,1984年便立刻出现“卖粮难”的普遍性大问题,“一分就灵”。乍一听这个说法显得很神,但是只要跟真实历史一对照,便会发现满不是这回事,这个说话有大问题。

查看余下6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5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5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