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卫东:战争的基础是经济,经济投降才是最大问题
【有关数据资料】据苏联公布的数据,苏联物质生产净值(NMP)在1928年到1975年增长迅猛,增长额达到60倍,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美国。美国中央情报局于1975年向美国政府提供数据推算,苏联国民生产总值(GNP)达到美国60%,如果增长势头不减,苏联GNP会在30年内超过美国。可以说勃列日涅夫在位时,也享受到了这一巨大的红利。但戈尔巴乔夫实施新思维改革后,不仅没有激发社会发展潜力,反而导致经济负增长,给了西方造成出手打压和舆论误导的机会。有关数据如下:
从国民收入看,从1981年至1985年,保持年增长率3.4%,但戈尔巴乔夫改革后国民收入增长速度下降,从1986年至1990年,年增长率仅为1.3%,1990年出现负增长,1991年下降幅度达15%;
从国民生产总值看,从1981年至1985年,年增长率为3.9%;但戈尔巴乔夫改革后,从1985年至1990年,年增长率下降为2.6%,1990年下降为2%,1991年下降幅度达17%;
从社会劳动生产率看,从1981年至1985年,年增长率为3.1%,但戈尔巴乔夫改革后3年下降为2.7%,1990年为-3%,1991年甚至负增长10%。
近年来,讨论中美发生战争的话题很热门。战争成败常常是经济基础决定的。日军在中国遭遇抵抗,不能以战养战,到二战后期,很多士兵形如乞丐,物资枯竭才是日本侵华战败投降的主要原因。德国二战投降时,军队伤亡远少于主要对手苏联,但是,盟军轰炸破坏了德军物资生产体系,到战争后期,军事物资供应远不能满足前线军队需要,士兵无法赤手空拳同苏军飞机大炮作战,从而不得不投降。
美国对付苏联,推动苏联最终解体,并没有通过双方直接的战争,除了思想政治上的全面西化侵蚀瓦解外,其直接导因仍是经济。(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实施新思维改革,不仅没有激发社会发展潜力,反而导致经济负增长。拿2006年3月戈尔巴乔夫75岁时接受记者采访的话说,“我们在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使苏联社会大开放。在残酷的国际竞争下,国内工业受到了致命打击。极少数人一夜暴富,敛财数额之巨仅次于美国的大亨,而赤贫的人数却远远超过了苏联时期。”按照后来普京的说法,戈尔巴乔夫担任总统最后的一年时间里,超过1000亿美元流向海外。——编者注)1992年,曾任俄罗斯总理的盖达尔回忆说,当时苏联政府没钱了,居然在储户没同意的情况下去银行提取他们的存款,而且大量印钞,导致货币贬值。苏联政府的秘密报告指出,苏联卢布出现严重贬值、国内物资尤其是生活用品极度匮乏,人们为了购买自己的生活必需品,必须一大早就排起一望无际的长长队伍,甚至常常无法买到。从1990年开始,苏联政府就再也没有公开发表过任何对经济状况的统计和报告,也没有按例制定和发布相应的“五年规划”,第二年就解体了。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