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生:聊聊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
私有制条件下,社会产品按照多种要素分配,最终,血缘关系和私人财产必然在分配中成为压倒性的、决定性的因素。
社会主义制度按劳分配,共产主义制度按需分配,两种分配制度都排除了种族、性别、血缘关系和私人财产在分配中的影响因素。
按劳分配很简单,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地主、懒汉不劳而获,都是违背按劳分配的原则的。
按需分配似乎就不那么明确了,有人说,人的欲望是无限的,所有人都想要美女,有那么多美女可以分配吗?有人说,所有人都想要私人跑车、私人飞机、私人游艇、私人海景别墅,有那么多跑车、飞机、游艇、别墅可供分配吗?还有人说,高人一等也是需求,按需分配能满足这种需求吗?
按需分配的关键是怎么定义需求、以及怎么定义可分配品。
私有制社会的商品的范畴比社会总产品的范畴广泛,一切有明确所有权的事物都可以用来交易。有些商品是生活资料,比如服装、食品、住宅、汽车;有些是生产资料,比如金融产权和土地产权;有些是社会关系,比如特定的社会关系,尤其是男女之间的关系。
生活资料,比如一辆汽车,都具有两种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价值是产品内部凝结的无差别人类劳动,使用价值是可以满足个人使用需求的属性。通俗地说,前者是获得此件商品的困难程度,后者是这样东西能满足个人需求的程度。个人获得生活资料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某种消费需要。
生产资料,有些来自生产过程,比如机械设备,有些来自自然,比如土地。私人获得生产资料的目的,是为了在私有制社会中增加社会产品的分配份额。比如,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可以不向地主缴纳地租,以免劳而不获,地主获得土地所有权可以向农民要求地租,实现不劳而获。
公有制社会,不存在私有生产资料所有权,不存在阶级对立,农民不必担心劳而不获,地主不必妄想不劳而获,地主阶级已不存在。所以,生产资料根本不存在分配问题,不必考虑。需要考虑的是社会总产品扣除再生产所需的投资以后,剩余产能生产的生活资料的分配。
特定的社会关系,也可以用金钱购买,或者建立在金钱基础上。比如雇佣,比如卖淫,比如金钱婚姻。少数人垄断生产资料,进而垄断生活资料,其他人为了生存,或者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就要按照少数人的意志行事。
在公有制社会,不存在少数人对生产资料的垄断,生活资料按需分配,少数人被剥夺了控制他人的经济手段,人与人之间完全是平等的社会关系。私有制社会中,少数人高高在上,身后妻妾、仆役、农奴成群结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沉湎于酒池肉林的生活方式,在公有制社会是无法存在的。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