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纪念钱学森,最重要的是纪念什么?


  今天是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同志诞辰110周年,很多媒体都在发文纪念。

  笔者翻阅了几篇点击量比较高的文章,心里颇不是滋味。他们纪念的是什么?主要是钱学森同志身上的爱国主义精神、科技报国精神、实干精神。

  这些精神当然是钱学森同志所具备的,而且他身体力行成了这种精神的模范。但这样的精神对于钱学森同志来讲并不是最核心最本质的精神。

  笔者想提两个问题:钱学森同志身上的这种精神是怎么来的?即便仅站在爱国主义立场,是不是仅有这种的精神就足够了?

  最近联想的事讨论得比较热烈,要搞清楚上述两个问题,我们不妨先看看另一位科学家——联想前总工程师倪光南的经历。

  前不久,王小东这些人想要为联想和柳传志说“公道话”,就去贬低倪光南的贡献,说“联想汉卡没任何技术含量”。

  “联想汉卡没任何技术含量”这句话放到今天的技术水平下当然是成立的;但是放到90年代以前,操作系统和软件技术对中文还不支持的时候,这个判断还能成立吗?

  当然,联想汉卡这样的技术应用跟70年代末,新中国已经积累起来后来又自我“阉割”的完全独立自主的集成电路、半自动接近式光刻机、高速随机存储器,以及全面支持汉字通信、汉字情报检索、汉字精密照排、微型机汉字操作系统、汉字数据库系统、汉字工具软件、汉字全文检索系统以及汉字输入、输出设备的1974年上马的“748工程”的整套中文操作系统比起来,确实算不得什么核心技术。

  然而,即便是毛泽东时代并不核心的技术,被倪光南带到了联想,也让联想在捌玖十年代创造了超过一个亿的利税。

  1956年,倪光南考入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无线电系。1961年7月,倪光南毕业后被分配到中科院计算所研制外围设备的第六研究室输入组工作。最初,倪光南参加了我国自行研制第一台大型电子管计算机(吴几康领导的119机)的工作,倪光南担任外围设备的值班长、负责调机。后来担任插件(线路)组长,负责设计和改进线路。这些工作的确算不得最核心的工作,但兢兢业业的倪光南照样做成了所里小有名声的“业务尖子”。

  1968年7月,计算所研制了卫星监测用的717机,倪光南所在六室显示组为该机研制了我国最早的汉字显示器,他们就是那时开始研制汉字显示技术的。就在那时,倪光南所在的六室研制出了“联想式汉字输入方法”,并111机上专门为联想式汉字输入方法设计了带光笔的汉字显示器。

  111计算机。控制台左边的一个显示器是1970年倪光南参与显示组研制的汉字显示器,控制台右边的一个显示器是后来倪光南专门为联想式输入法设计的带光笔的人机交互汉字显示器,可看到插在键盘上的光笔。

查看余下7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9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9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