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雪峰:资源密集与基层治理的两极
资源密集型地区的农村与一般中西部地区农村处在完全不同的发展状态,面对完全不同的问题,具有完全不同的治理要求。且东部地区农村的现在并非中西部农村的未来,因为中西部农村不再可能复制东部沿海地区就地工业化模式,大量中西部村庄必将消失。
一、
持续输入资源,系统就容易保持稳定和秩序。资源持续流失,系统就难以保持稳定和秩序。
当前中西部农村正处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财物资源从农村流向城市,农村变得萧条,内生公共品能力不足,农村基本生产生活秩序的维系越来越依靠自上而下的国家财政转移支付。
相对来讲,当前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以及大中城市郊区,在城市化过程中不仅不存在人财物资源的流失问题,而且有各种资源输入。资源输入就使这些地区具有内生获得稳定与秩序的能力。
大体来讲,当前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有三种形态的资源密集或资源输入,这三种资源密集分别是:农地非农使用产生的土地非农使用增值收益;发达地区地方雄厚的财政资源;农民家门口的二三产业就业机会。
第一种资源密集是因为经济发展、城市扩张,农地非农使用产生出巨额增值收益的资源密集。无论是城中村、城郊村还是沿海发达地区城市经济带内已经工业化的村庄,之前的农地已经或正在非农使用,并因此产生了或即将产生巨额农地非农使用增值收益,无论这部分土地是被国家征收,还是村集体直接搞建设入市,来自土地的收益都要远高于农地。即使发生征地拆迁冲突也是甜蜜的烦恼,因为农民盼拆迁,今天到我家。拆迁有补偿,博弈博弈,努力争取,就可能增加几万几十万的好处,不能争取到更多好处也无所谓,贪心不足蛇吞象嘛。征地拆迁得到的好处比之前土地农用利益大得多了。
征地拆迁,如何分享农地非使用增值收益,媒体、学界和政策部门均十分关注,因为利益巨大,必然会有利益博弈。一度全国农民上访主要集中在征地拆迁领域,频频发生恶性事件。有人以为征地拆迁,农民利益大幅度受损,实际上不是这么回事。有学者认为,应当鼓励农民就地城市化,意思是让城中村城郊村农民在自己土地上搞开发,他们可以独享农地非农使用收益,从而既可以提高当地农民收入,又可以缓解城市住房紧张。这当然是地地道道的馊主意,因为这实际上不过是要在城市发展特定位置上形成一个土地食利集团,而中国发展的一大优势就是已经消灭土地食利集团。
不仅城中村城郊村存在土地非农使用的资源密集,而且珠长角、长三角地区农村,村庄已经工业化了,农地变成厂房,农民住房也可以出租,农民可以分享到农地非农使用增值收益,这些地区农村也是资源密集地区,农民可以从村集体获得大量福利甚至分红。苏州农村,村集体年收入低于400万元就是集体经济薄弱村,珠三角集体年收入超过亿元的村庄也很多。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