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析《狙击手》的几个战斗细节
01
大年初一,第一时间就去看了张艺谋、张末执导的《狙击手》。
《狙击手》是讲述抗美援朝故事的。
军事题材的电影,细节非常重要,甚至决定成败。这不是对电影导演的苛求,而是因为,观众既然欣赏电影,就是要把“电影中的世界”想象成是一个有内在逻辑,可以自主运行的世界,如果不注重细节,就会出现不合理的情节,观众就会出戏,就会被从“电影中的世界”中驱逐出来,而不会被影片中的人物和故事所感动。
此外,是不是注重细节的合理性,说到底也是导演是不是尊重观众的问题。
《狙击手》上映时,宣发方发布“真实的致敬”特辑,称“张艺谋导演坚持尊重真实历史、实拍真实场景、贴近真实志愿军战士形象、用真心致敬最可爱的人,以真实刻画向志愿军先烈致敬”,等等。
这些话说得非常好,但综观整部影片,实际情况远非如此。
02
总的来看,张艺谋不太擅长讲述复杂的故事,《狙击手》也一样,剧情非常简单,即志愿军某部五班班长刘文武(章宇 饰)奉命带领全班到一条山谷,搬运两位牺牲的战友遗体,不料这两具遗体却是美军一个狙击小队的诱饵,全部情节即由此展开。
按照影片的交代,刘文武是一位非常有经验的老战士,但是,他在执行这一任务时却显得十分外行,一开始就犯了致命的错误。
两具遗体就躺在小山谷里,并且是遭到伏击牺牲的。从地形来看,五班占领了一面山坡,对面山坡情况不明。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会明白,此时应该首先占领对面山坡,控制制高点,在确认没有敌情后再派人去搬运遗体。
但在影片中,刘文武只是稍加观察就下令全班走出战壕下山谷,结果遭到预先埋伏在对面山坡战壕里美军狙击手伏击,当场牺牲三人,如果美军火力再密集一点,就可能全部牺牲。
从后面的情节看,如果五班到达现场后,刘文武首先下达的是对对面山坡进行搜索的命令,在这个过程中与美军狙击手遭遇,对整部电影剧情的发展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所以,出现这样一个疏忽,显然是因为两位张导缺乏军事常识,不能发现剧本中的问题,也不能在拍摄过程中予以弥补。
此后刘文武犯下的指挥错误,就令人更加无法容忍。
对面山坡上既然埋伏了敌军,那么敌变我变,任务顺序必须做出调整,即要从首先搬运遗体,变为首先攻克敌军阵地,驱逐或消灭这股敌人。
况且,敌军阵地并不是一个绵密的、有重兵把守的防御系统,而只是几个美军士兵据守的孤立据点,如果五班战士利用地形做掩护,从侧翼迂回,很容易形成包围的态势,迫使这股敌军撤离或将其全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