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共存是灭绝人性!中美联合发布的香港新冠死亡数据说明了什么?
中国疾控中心周报(China CDC Weekly)刊登了一篇由中国疾控中心、美国疾控中心和香港大学的专家共同撰写的文章,分析了2022年1月6日到3月21日间香港5906例新冠死亡病例的数据,指出“如果想避免新冠疫情引发高死亡数据,就得努力解决老年人等年龄敏感人群的疫苗接种工作。”
环球时报针对这篇文章的评论指出:“不止香港,内地也有很多地方的老年人还没有完成疫苗的接种工作”,“在这种情况下贸然‘放开’或者‘躺平’,内地势必将面对比香港更惊人的死亡数据。”
笔者看过中美疾控专家联合发布的这篇文章的数据之后,发现相关数据的确不能指向“香港死的只是没打疫苗的老年人,我们应该放开”这样的结论。
首先,报告隐含的结论是疫苗可以降低重症和死亡率,但并不能防感染,这也是目前全球已经公认的结论。
其次,“香港死的只是没打疫苗的老年人”的说法也是站不住脚的。
我们先看看原数据:
各年龄组别接种情况数据
各年龄组别结合接种情况死亡数据
笔者依据以上数据列出了具体的数据对比:
由这个对比可以看出,80岁以上老人未接种率为80%,而80岁以上死亡病例中,未接种占比73%;没有完成全程接种的占比82%,而死亡病例中未全程接种的占比90%。
这说明,接种疫苗、特别是接种两针及加强针,确实有利于降低老人死亡率;但从80%→73%以及90%→82%,降低的幅度是有限的。
当然,由于媒体公布的数据未计算接种及未接种人群各自的感染总数,我们只能引用香港卫生署最新公布的数据: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80岁以上老人完成全程接种后,感染死亡率可以从12.84%,降低到3.25%,这个降低幅度还是非常明显的。
但是,3.25%的感染死亡率是不是就可以接受?换句话说,是不是就应该接受美国以及亲美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者的观念,“长者就该死”呢?
这样的观念用于别人身上是“无关痛痒”的,就像鲁迅先生说的,“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但试想一下,如果是我们自己的父母、爷爷奶奶遭遇了这种情况,我们还能淡定地接受吗?
这就是笔者昨天说的,无非是“尘埃还没砸到自家头上”。而某些媒体大V和意见领袖,一面享受着“动态清零”的红利和安全感,一面坦然地疯狂攻击“动态清零”。笔者这几天看视频号,刷到十条新冠相关的视频,就有四五条在那里公开地或者暗戳戳地攻击“动态清零”,骂支持“动态清零”的老百姓愚昧,这种舆论风潮背后真的没有一只黑手在操纵吗?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